不提,单是那104的政治,他就可以在这六部中沈续最重视的部门,干到死……
窦宪,也不必多说,战绩彪炳,后勤出色,政治能力也不算低。
给高颎当个副手,绰绰有余。
就算高颎不在,还有一个稳中求稳的刘知远与之协商,为其兜底。
户部,不设尚书,余部亦皆不设此职。
左侍郎,窦毅。
右侍郎,李助。
78智谋,79政治的窦毅,完全可以胜任这个户部侍郎。
李助属性虽然差,能力低,但忠诚。
令其帮衬窦毅掌管这个户部财政,沈续也放心。
吏部,兵部,户部,是六部的上三部,重要性远高于另外三部。
吏部是官吏之本,兵部是军事之本,户部是财政之本。
此三部,必须重用心腹。
沈续之所以让窦家人填补此三部中层的原因……
自然也是忠诚。
窦宪,是自己的未来大舅哥。
窦毅,是自己的未来岳丈……
既有能力,又有关系,岂能不用?
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利用姻亲来固定关系的时代。
你纳了我妹、我女儿,彼此之间成了亲戚,关系就更进一步,自然也就可以更安心地效忠于你,尽力办事。
若你这个也不纳,那个也不爱,自然就远一层。
对于这一方面,堂中的杨三弄那是看的透透的。
他见过六部的名单。
斜睥高家众人站的地方,暗自挑眉。
高家那俩小子,都是右侍郎,还是最不重要的俩部门。
你看人家窦家,嫁过去仨美人,立刻就多了三个左侍郎,还是重要部门!
唉……
这都是人情世故啊!
“接下来是礼部……”
名单继续宣读着。
礼部左侍郎,杨三弄。
右侍郎,高适。
高适,是高家旁系子弟。
沈续令高颎举荐族中子弟,其举荐二人,乃高家旁系子弟中最为杰出之辈。
高适,字达夫,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
他的诗,名流千古。
他本人,亦是重臣良将。
统帅71,政治76,二流档次,可胜任一郡太守,当个侍郎绰绰有余……
不过,他的魅力却高达92。
在《王朝》中,高适也是冀州远近闻名的名士。
有学问,有魅力,必然适合礼部!
原本,沈续想让高适任左侍郎,令杨三弄辅佐……
但高颎坚决不同意。
他认为,高家子弟尚需历练。
沈续其实也知他所想,毕竟高家是刚刚归附的世家,高家人也是“新人”,不宜太高调……
其实,别看高颎脾气性格挺好,心里也是傲得很。
在他心里,高家人无需攀关系,无需靠人情。
高家子弟,完全可以凭本事受到赏识!
没本事的,那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以免为家族惹祸!
唉,高颎就是想太多了……
心思太细腻!
工部。
左侍郎,徐邈。
右侍郎,高佑。
徐邈,就是吏部筛选出来的那个人才,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高佑,则是高家的另一高才,历史上北魏时期的大臣。
此二人,名声不显,但政治能力却也是不俗,皆是摸到一流门槛的二流政臣。
至于程辅,因在平谷之战中受了重伤,抱病请辞了。
平谷县令,则由这段时间能力出色的吏员前去担任。
除平谷外,犷平、安乐两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