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爷奇道“皇家御苑也能更名易主的?此中原因何在?”
李宇道“回禀王爷,那块地,已被谏院右正言官胡三思用城东的一块闲地给置换了,地契也改了名字,是以那块地已不属皇家所有。”
七王爷又惊又怒“这是甚么道理?胡三思他……唔?那块地是田令孜在起造宅院,怎么又成了胡三思用什么闲地置换了?”
李宇道“王爷,胡御史用来置换皇家御苑田地的闲地,正是田相爷所有,所以这块地换了主人,便是田相爷……田相爷用城东的十亩田地,换了这十亩皇田。所以用来起造了这幢宅院。”
七王爷听了心中翟然一惊,身为臣子,竟敢以私地换取皇田,这是对皇家的冒犯,已是不能容忍,而其中竟涉及到御史台右正官这样的重要官员,更是令他警觉。
御史台是监督文武百官的监察衙门。
仅次于御史中承的重要监察人员与田令孜往来如此之密切,那御史台还能起到它的作用么?七王爷怔了半晌,挥手道“你去吧。”
摒退了宗正卿,七王爷李杰立即怒喝道“来人啊,让大理寺的官员,给本王好好查一查,皇家御苑被置地换主一事到底是何原因。胡三思与田令孜有甚么往来。”
内侍应声退下,郭吉眼珠一转,起身说道“王爷息怒,此事慢慢访察就好,事涉尚父田大人,怎好大动干戈。”
七王爷怒道“事涉宰辅又如何?这简直是欺君罔上,本王未想到,田令孜朋党为奸,竟胆大一至于斯,是可忍,孰不可忍?”“王爷息怒,王爷息怒。田令孜当朝宰执,为官十载。桃李遍天下,对朝廷忠心耿耿。如果因为这么一桩小事,对田令孜骤加责难,恐天下官吏为之心寒呐。”郭吉急忙劝道。
段明玉也道“王爷不必如此,田令孜欺蒙圣上,倒行逆施,如此下去,他的时日也就不多了,即便王爷此时此刻拿着这把柄去告发田令孜,凭借陛下对他的宠幸,想必不能扳倒他,王爷何不将这把柄留着,以待来日,搜集到足够的罪状,届时一起发难,到那个时候……哼哼。”
次日,段明玉听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黄巢自王满渡兵败之后逃窜至山东,元气大伤,又恰逢各大藩镇落井下石,纷纷发难,徐州节度使时溥将其大败于虎狼口,黄巢所部兵马全灭,黄巢死于乱军之中,首级不见,只余尸体。段明玉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不禁沉到了谷底。
熟知历史的他自然对黄巢的生平了如指掌,黄巢起兵仅用5年时间,就攻入长安。不久,这个以为百姓谋生存为名而起义的英雄,就宣布称帝,国号大齐。他迫不及待地占有了唐僖宗留下的大明宫所有留在宫中的美女,过起了春风得意、歌舞升平的生活。此时一场危机正向他步步逼近。
在唐朝军队的反攻下,黄巢被迫逃亡山东。他带领着残军逃至泰山脚下时已疲惫不堪。
然而,关于黄巢的最后结局,千年来却众说纷纭。令人疑惑的是,在记述唐代的正史中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说黄巢是被他人所杀,另一个却说是自刎而死。
新唐书里说,黄巢是自杀。《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专家介绍,《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旧唐书里说,黄巢是被外甥林言杀害。《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