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
其实诸葛亮又何尝愿意如此,无量业力加身的后果,他比谁都清楚。本来,以诸葛亮的底蕴,待敖臻执掌九黎百年,攻陷半个南疆,无量气数加身,重证大罗应当轻而易举!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当年诸葛亮为了恢复九黎城的地脉,派遣三千神晶道兵四处掠夺地脉,导致无量业力加身,心灵蒙尘,修为更是难以寸进。
若非后来获得无量气数加身,以气数冲刷业障,诸葛亮怕是连神魔巅峰都难以达到。可即便如此,无量因果业力融入大罗屏障之中,将诸葛亮重证大罗的难度提升至地狱级。
既然证道大罗希望渺茫,诸葛亮也不介意多背负一些业力。对于诸葛亮而言,实现他的执政理念,比证道大罗更让他心动。
在大臻神庭,诸葛亮虽然贵为一方帝君,实力强大,位高权重,但是面对神庭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无数能人志士,他也只能随波逐流,以自身权柄潜移默化将神庭朝着理想中的方向转变。
可进入这方世界之后,敖臻经常闭关修行,疆域内的所有军政大事由他一人而决,这种模式让诸葛亮的执政理念能够顺利施行,让他的大道领悟更加精深。
若非诸葛亮的真灵烙印在乾元金榜之上,金榜的伟力让他成为敖臻的死忠,绝无一丝背叛的可能。不然,哪怕在伟力集于一身的神话世界,敖臻也不可能将军政大事全部委于诸葛亮之手。
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敖臻自身的不负责。若是诸葛亮心中浮现出一丝不该有的念头,必然会给敖臻造成巨大的损失。那时,即便诛杀诸葛亮,也无济于事。
闻仲原本盯上诸葛亮,准备绝命一搏。但刚冲出去,就被吉立、余庆两个徒弟拉住。
“师父冷静啊!敌军势大,吾等不是对手,不如保留有用之身,在寻杀敌之机!”
“是啊,师父快撤吧!等成功撤退之后,我们还能卷土重来,以报今日之仇!”
两个徒弟的话,勉强让闻仲恢复了一丝冷静。他可是大商千万大军的主帅,若是战死于此,那么大商千万大军将群龙无首,全军覆没只怕在旦夕之间。
大商底蕴浑厚不假,但千万大军全军覆灭,肯定会让大商伤筋动骨,再也无力镇压各方势力,轻则动摇国运根基,重则国破家亡,这是闻仲无法承受之重。
看着空中的云霄神舟耀武扬威,还有十尊白起法相凶威赫赫,城池危在旦夕,城内百万将士即将全军覆没,他心中痛苦万分,忍不住的闭上了双眼。
“我们走!”闻太师猛然睁开了眼睛,骑着墨玉麒麟,转身带着仅剩下的一些甲士迅速的撤走。
看着闻仲撤走,诸葛亮立即让大军停止进攻。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诸葛亮也不愿意冒着业力加身的后果,强行破城。
毕竟,这城池以后将是大臻的地盘,破坏之后想要重建必然需要耗费无数资源,得不偿失。
于是,诸葛亮立即催动法力,高声叫道:“闻仲已逃,尔等还不束手就擒?”
在闻仲撤走之后,城内所有将士,顿时失去了勇气,纷纷丢弃了兵器,打开大阵,出城投降。
诸葛亮一边安排大军收编城内的百万降军,一边明白十尊白起法相衔尾追杀闻仲。虽然是敌我对立,但诸葛亮依然对闻仲的能力和为人十分认同。
在诸葛亮看来,闻仲文武兼备,乃是大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若能将其诛杀,覆没大商的难度至少降低三成。越是看重敌人,便越要将其灭杀,这便是诸葛亮的处事智慧。
半日之后,十尊白起法相挡住了闻仲的去路。虚空之中,闻仲骑着墨玉麒麟,手持雌雄鞭,一脸杀意的看着身前的十尊白起法相。
他可不会忘记,十天君可是陨落在他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