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棉袄嘛,本该暖和(1 / 2)

白日,阿恒故意把这二人藏起来,为的就是夜幕降临,他要亲自制裁这两个伤害南湘的人。

翌日清早。

楚文修简单吃了点粥,便跟着村里同样考上童生的同窗同学,一并前往镇子上念书。

楚怀山似乎并没有放弃替楚南湘讨回公道,带着一票村民,各自手里拿着诸如锄头、砍柴刀、镰刀等工具,兴师动众的杀到杏沟村。

昨个,没抓到张安才和李三福等人,以为是他二人逃了,楚怀山生了一晚上的闷气。

这一日,他就不信抓不到这两个人!

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楚怀山失望了,十多个雁海村的男人,把杏沟村翻了个底朝天,却依旧没能看见张安才和李三福这二人的影子,最后不得不各自阴沉着脸,回到了自己村子,各自忙碌着打渔务农。ii

只不过,关于楚南湘被杏沟村人掳走一事,雁海村并没有因此罢休。

引得这次是掳走村里的孩子,这行为已经算得上土匪强盗,所以雁海村的村长金海对此事极为重视。

若是此事真善罢甘休了,那以后别的村岂不是以为雁海村的人好欺负?

可在这件事上,杏沟村的人却干脆耍起了无赖,认定这事只是张安才和李三福这三个人干的,跟他们没关系。

雁海村的人拿这一村子无赖是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干脆后来村长金海只能一纸诉状,以掳走孩童的名义,把杏沟村告上了县衙。

只不过冤有头、债有主,虽然这件事涉及绑架和谋财害命,可杏沟村一口咬定本村放弃了张安才和李三福这二人,县衙也拿不出什么法子来。ii

几经商议后,杏沟村的村长秦大富干脆写下保证书,但凡是今后张安才和李三福敢回村子,必然抓获二人交给雁海村人送去县衙。

此事才就此作罢。

后来,雁海村和杏沟村的人,再也没有见过张安才和李三福这二人。

有人猜想,他们落草为寇,在山上当了山贼,也有人猜想,他们二人八成是死在了常有猛兽出没的山林里。

虽然楚南湘在此事中没得到什么补偿,可好在生活已归于平静,楚南湘家的食品厂也正常开了工。

因得那日阿恒从张安才和李三福的手中救下楚南湘,一家人更是把阿恒看成了自己家人。

尤其是外祖母,恨不得把阿恒当成自己的亲外孙子看待。ii

转眼九月初九重阳节。

山中遍野菊花开,有村人喜欢摘些菊花回家泡茶,也有村人喜欢拿回家做菊花糕。

这一日楚南湘家也不例外,食品厂早在前几日就多备出了不少供给聚德楼的甜点,只为了在重阳节这一日,能给女工们放放假,回家跟家人一同过节。

农家的日子清苦,也只有这些为数不多的节日里能吃到丰盛的饭菜,尤其是小孩子还能吃到糍粑和桂花糕。

糍粑,是雁海这一带逢年过节最常做的零嘴,就是糯米里面包些豆沙,然后下锅油炸,咬一口酥酥脆脆的,别提多好吃了。

一大清早,村里各个角落到处都是孩童嬉戏打闹的声音,也有懂事早熟的孩子,上山帮着家人摘些菊花。ii

楚文修这一天休沐在家,大清早的就起身去山上砍些木材回家。

天知道,四弟和五弟这两个整日只知道哭闹的小屁孩何时能长大,倒是也好帮他多担起些家里的力气活。

“外祖母,今年还同往年一样做糍粑和桂花糕吗?”楚南湘和楚南清姐妹一大清早的便黏在外祖母身旁,眼巴巴的等着她做好吃的零嘴。

外祖母笑呵呵的点点楚南湘的小额头,笑骂道“你们两只小馋猫,大清早围着外祖母,就为了点吃的是不是?”

楚南清噘噘嘴,抱着外祖母的胳膊撒娇道“才不是,外祖母清儿知道你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