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君子不争(1 / 2)

却道寻常 三两才气 2147 字 2020-01-28

离开晋城的这段时间里足以称得上是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二皇子李文宣仍旧停留在晋城当中不曾离去,就连本以为会插手其中的皇后和太尉的人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切都透露着不同寻常。  “崔大人今日怎么有此雅致?”  晋城很大,自然就很热闹,但太守府门前很清静。  晋城太守崔崖思手段很辣,办事果决,为人干练。  虽然他的狠辣只对敌人,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长林修士数不胜数,大唐往东一方太平七成功劳都在崔崖思手上。  此刻太守府内,书房当中,李文宣看着满脸认真写着书法的崔崖思出声问道。  虽说大唐最大的麻烦都在南北两侧,东方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但身为一方太守身上总是有着做不完的事情。  尤其是今日李休刚刚离去不久,估摸着行程过两天应该就到子午谷了。  “吴王客气了,下官只是一时手痒而已,哪里来的雅兴?倒是殿下今日看起来心情似乎不错。”  崔崖思没有抬头,因为他手上的那副字还没有写完。  “崔大人虽然远在晋城,但是您的字可是闻名京都,就连子非的字和您的比起来都是逊了半筹。”  李文宣走到桌案之前低头打量着那副还没写完的字,眼神微亮,出声夸赞。  子非的字很好,这一点许多人都清楚,无论是三圣斋还是小南桥到处都有他的笔迹。  相较来说崔崖思留下的墨宝就要少很多,也珍贵的多。  对于两个书法水平均可称之为大家的人来说,写得少的自然要比写的多的值钱一些。  这个就叫奇货可居。  崔崖思微微一笑,觉得这话甭管真假听起来倒是极为入耳。  “子非为人如同苍穹皓月,下官可是不敢与其相提并论。”  天下人无不敬仰子非,这话或许太过绝对,但可以代表绝大对数。  “子非离开书院翌日便赶  往了小南桥,镇守至今,更是在前不久的危难之中与关键时刻破境成就宗师力挽狂澜,如果将此次小南桥战役之功劳分做三份,子非便占其中之一。”  李文宣轻声道。  这话倒是并没有说错,并不是在刻意的吹捧。  “那不知殿下觉得下官这幅字与子非数年前在皇宫里写的那副有何差别?”  崔崖思卷袖收笔,看着自己写好的那副字,脸上带着满意之色。  如果要品一幅字的好坏不能单单只看外表的书法造诣,许多大家的造诣基本都是不相上下因此看字首重内涵与神韵。  今天的天气不错,书房的窗户开着,阳光带着清新无比的空气从外面吹拂进来,桌上的纸翘动着边角。  李文宣迈步走到了他的身侧,低着头仔细的打量着这幅字,脸上的满意与钦佩之色越来越浓。  “君子不争,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李文宣的眼神很亮。  “好在哪里?”  “好在形,好在意,好在其深意。”  这就是三个好字所包含的内容。  “当年母后过寿,子非便写了这一副字作为寿礼,现如今还在皇宫之内高悬堂上,每每看到都让人心旷神怡,不能自拔。”  李文宣拍了拍手,有些感叹。  “当年子非仍是书院的学生,还未曾去过边疆,因此写这幅字的为了更重其意,君子不争四字搭配上子非独有的洒脱与傲意显现出了世上少有的风骨,还有睥睨天下的意气风发。”  “本王在书法一道也算是浸淫许久,但论起形意神来说,差子非远矣。”  摇了摇头,他的嘴角扬起了一抹苦笑,而后指了指桌上的这幅字继续说道“至于崔大人这幅字与子非则是大不相同,虽说都是同样的君子不争四字,但无论是笔法还是笔力都截然不同。”  “子非的字如同梅岭内飘飞的花瓣,狂风下弯曲的绿草,随性而为,水到渠成,从不刻意所求,信手拈来,注重意和神,往往能够在不经意间将整幅字推到  一个让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而崔大人下笔苍劲有力,笔画刚正,笔锋犀利,整幅字上的铁血气息扑面而来,完全是军中的手法,君子不争四字就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