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询武没辙,再推就见外了。
他老家在新昌,村子倒是挨着剡县,但就像相伟荣说的那样,骑车去累死个人!
相伟荣打算开车离开,想到点事,又道:“初四上班?”
“初三值班,初二就得回来。那吉普后头能挂自行车不?”顾询武问。
自行车带回家,那初二回城时骑车就行了,山路一截大部分是下坡,到了盆地都是平路,轻松。
“我也初二回来,拐个弯的事。”
“那可真不用!”
“到时候再说。”挥了下手,开车走人。
接下去这两天,连着跑了5趟不同的农村,都是与局里、车队关系够硬的领导托关系用车。
倒是自家局长不用车,谁让他是老底子县城的。
上午送人到地方,还绝对不让你走,得吃了中饭再说。
下午一趟也如此,得吃过晚饭才行。
二十八晚上都跑了一趟,吃了人家家里人做的炒年糕宵夜,才放自己回家。
用上小车是老大的面子,这面子司机都有份,不像二三十年后这领导小车司机的地位,现在开车的是大爷,得客气招呼着!
这过年的功夫,车队里倒不用人值班,住这的几户人家里,就有在城里过年的,正好算是给单位看家了。
羊年的最后一天上午也不得闲,一早开车去了趟剡县东部的金庭公社,还是送人。
在人家家里吃了中饭才回城,到车队都已经是下午两点。
给车加了油,再拿上一大袋香烟和这两天的换洗内衣、用惯的洗漱用品,还有这那些用小车送的人给的一堆土特产,这就齐了。
开车到林特局,也不用喊人,喇叭按两下,就看到顾询武在二楼冒头。
“来了!”
这位就随身一个大拎包,最终没带上他那辆大二八。
说说笑笑开车到人家村子,这次没再吃个下午点心,顾询武也知道他要回老家赶年夜饭,就没强留,但走时死活要塞他两包稀罕好烟。
“前天一沪上回来的朋友给的,是兄弟就别推”
相伟荣一看,也不客气,收了。
中华,这会有钱都没地方买的好烟,至少县里一包没有!
上辈子五十来岁戒烟前抽过不知多少,这辈子那还是打完仗后抽了两条。
中央慰问团给的,每人三条半好烟,其中半条就是中华,说白了每人给五包。
排里头大部分烟枪,不抽烟的人里,有几个嫌散包不好保存,就给了自己。
回家路上抽了两根,感觉习惯了凤凰后,对这种如今传说级别的好烟,都没多少感觉了。
新昌在剡县南边,而升高公社近乎在剡县西北部,到了天色擦黑才走进家门。
奶奶、父母、弟弟,加上大哥一家五口里的小儿子、小女儿是站着吃、抱着吃,大家刚好坐满一张大八仙桌。
满桌的鸡鸭鱼肉已经准备好,就等自己一到就开吃。
年夜饭讲究个一家人团团圆圆,就扔了“女人不上桌”的农村陋习,热闹就好。
酒是陈年黄酒,小汤碗两碗下去正好!
等吃过饭,这住在同村的小姐夫一家过来串门。
这年月是讲究拜年要初二开始,但同村的不用讲究。
如今开放了,家人们的日子过得都还不错,小孩子们凑一块,父亲在奶奶的示意下,又开始了很久之前才有的老规矩,发压岁钱。
奶奶也有钱,儿子、孙子们平时孝敬的,虽然她根本就没花钱的地方,平时都存着。
奶奶、父母都给了每个小孩五块钱,巨款!
这年月,城里人给个一块、两块的都少见,更别说农村。
不过大哥家的大小子雷刚一看两个红纸包里的钱,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