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骁国实际上的“皇帝”。
叶丛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舆论夸张到一定程度,然后用尽各种渠道和手段,传到骁帝的耳朵里。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看到鄂王叶将至走到末路。
章武三十四年,冬,云铮案七年后,宫中传出骁帝要重审此案,认为此案疑点重重,可能这位战功赫赫的平南王是遭人陷害,而矛头也直指鄂王叶将至。
这个传闻压垮了鄂王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骁帝,始终是不信任自己,否则,又怎会提出重审云铮谋反贪污案呢?
叶丛莱认为时机成熟了,可以实施多年来酝酿已久的计划了。
章武三十五年,六月初四的黎明,叶丛莱率领东湖御林营参将张胜贤,以及西湖御林营王煜接管了午门的防务,并在这里设下了埋伏,袭击了奉旨入宫参与军事会议的鄂王,以及他的众多部将。
那场宫中的大火,也是叶丛莱自导自演,亲自送给鄂王殿下的火葬。
皇宫的大火是因何而起,又因何蔓延,到现在都无人关心,只记得当时刚刚起火时,午门外就已是喊杀声起,叶丛莱冒死进宫,来到御前状告鄂王率领自己的护卫府兵,勾结东湖御林营和西湖御林营主将逼宫谋反。
当时,真是吓坏了骁帝,因为鄂王府就在皇宫西侧,他的府兵足有三千铁甲,战力一点都不逊色于禁军,他想要谋反简直可以说轻而易举,如果说谁能抵挡,也就只有护国公了。
于是,他连夜命心腹太监出宫,用传国玉玺为证,让护国公入宫勤王。
接下来的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鄂王叶将至当然抵挡不住亲自调教出来的精锐,他瞬间倒台,跟随他多年的将领几乎都是当场毙命,直到他被赐死,他都认为是骁帝算计了他,而骁帝也认为他是真的要谋反,直到下旨被赐死也没在见过这位皇长兄。
主审鄂王谋逆的是宋远溪,搜集罪证的是刑部耿钟,连命弹劾罪状的人是大司徒邹谯,平乱用功的是叶丛莱、张胜贤和王煜。
他们为了将鄂王谋逆做成铁案,还主动替大将军云铮翻案,还有他擅杀的那两名定罪为制造谣言的将军,一并洗清了罪名。
就这样,十三年前,鄂王谋逆案,就此成了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