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来找朕,是否还有其他事情?”
我净顾着责备兰嫔,却忘了此次前来的要事。
“皇上。”我说“静皇贵太妃病重,唯恐命不久矣。奴才想请旨将她送于恭亲王府奉养,并晋封为皇太后,以示安抚,也算是冲喜了。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奕詝想了想,摇了摇头,“奕?朕已经赐了要职,若将其母安置于府中供养,唯恐此二人又生出何种事端来。至于晋封皇太后一事,有待斟酌。”
“皇上,奴才有一言相进。”此时,跪着的兰嫔开口了。
“朕与皇后谈论皇贵太妃之事,却忘了你还在这儿拘着礼,起来回话吧。”
“谢皇上。”兰嫔说着,站了起来“奴才认为,晋封之事,万万不可。”
“哦?贞儿何出此言?”
“皇上,先帝在时,已有三位皇后。静皇贵太妃在前朝已是皇贵妃,众所周知,皇贵妃位同副后,她又有了协理六宫之权,可以说是后宫实际的掌权者。但是为何先帝让她做了十多年的皇贵妃,也不愿册立为皇后?若是皇上晋封博尔济吉特氏,朝中自然拍手称快,那一群支持六爷之人更会有恃无恐,认为皇上向六爷示好。而博尔济吉特氏百年之后,以皇后之名下葬,与先帝合葬,岂非违拗了先帝本意?此举无碍于前朝与本朝,忘皇上三思。”
我看着眼前这个大我两岁的女子,这一次的正面交锋,却使我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我与兰嫔所处的观点截然不同,显然是对立的。而兰嫔的思虑,缜密的心思,让我不由得觉得她将会是这后宫之中最为棘手的一个敌人。
“贞儿所言有理,那便依”
“且慢。”我还未等奕詝说完,便抢过了话茬。
“兰嫔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兰嫔只是个小小嫔位,就能与皇上皇后,一起议论皇贵太妃之事,是否坏了规矩?”我朝着兰嫔看了一眼,她却正视我的眼神,微微一笑。
“皇后莫怪,是朕私底下许她议政的。”奕詝赶忙解释到。
“皇上,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全皇后早逝,皇贵太妃一手将您带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乌鸦尚且知晓反哺,更何况人呢?在权利的面前,许多人会渐渐地迷失了方向,这是人之常情。好在皇贵太妃最后及时的悬崖勒马。如今奕?尽心辅佐大清,您稳坐龙椅,威震四方。也算别无他求了。”我的话,让奕詝的思绪仿佛慢慢退回了他在永和宫的童年。
“只是博尔济吉特氏虽为朕的养母,但是正如贞儿所言,先帝之意不可违。朕不想伤了皇阿玛的心。”奕詝说。
“皇上,赎奴才直言,先帝在世之时,您都不怕。此时您所畏惧的,是伤了故人之心,还是在意全天下的眼光呢?皇上若觉得将博尔济吉特氏奉养在王府不妥,大可昭告天下,宜居寿康宫,晋封皇太后。普天之下都知道皇上以孝至上,博尔济吉特氏为您的养母,生前又是皇贵妃,册立太后本就理所应当。”
“只是,皇贵太妃既非先帝册立的皇后,又非朕的生母。我大清朝开国至今,还没有这样册封的先例。”奕詝说。
“规矩是人定的,您是皇上,您的话,就是规矩。若皇上觉得为难,奴才倒有个妙宗。”
“哦?是何方法?”
“既然皇贵太妃与正宫的皇后有所区别,那么皇上在晋封太后之时,可以在徽号上用用心思。先帝的三位皇后,孝穆成,孝慎成,孝全成,都是在封号之后加上‘成’字,皇上可以仅封静皇贵妃为孝静皇后,这一字之差,便与正统皇后有了区别。而他日百年之后,也可以此为由,葬入妃陵。”
“皇后所言不无道理,朕回去以后定会好好斟酌。”
我微微一笑,脸转向兰嫔道“不知兰嫔对本宫的建议意下如何?”
兰嫔依旧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皇后主子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