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令许多人猝不及防。
宝钗在此剧场中并无角色,故而听讲最认真,理解的也最真切最快。待探春的最后一个音阶刚落,她便禁不住一笑,然后忙掩袖喝茶,以遮贵妃仪态。
“噗~~”
“哈哈哈……”
紧随宝钗之后,众妃也迅速跟上思维。她们没有那么深厚的涵养功夫,几乎想到好笑处,便不由自主的娇笑起来。至于奴才和宫女们,便是思维跟得上,自然也不敢太笑的。
黛玉噘噘嘴。她听前半段便有所猜测,再听这神来之笔,立马会意过来,这大概又是贾宝玉的杰作之一。
因为她知道这种风格,只属于贾宝玉一个人。前人所造的笑话,自有一定的路数,与此不同。
这个人果然偏心的很!
探春看着好几人都笑了,心里知道过关,却也不忙喜悦,而是继续道“魂至地府,候阎王升堂,久之不耐,问鬼吏。鬼吏笑曰王阅足下卷宗,狂笑不止,昏于后堂,未醒……”
“呃……”
好些人原本以为都结束了,岂料还有后面一段。
“哈哈哈……”
此刻,众妃皆忍不住笑了起来,连黛玉憋了两下,都没忍住,破颜为笑。
“呵呵呵,原本以为这人被自己的药方给毒死就够好笑的了,没想到,连阎王爷都嘲笑他,呃呃……”尤三姐笑着出声,发现大家都笑的很温雅,自己方收敛了一些声量。
倒是阿依公主或许是首次听到这样的笑话,探着脖子问“还有吗?还有吗?你说的太好笑了,这个世间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吗,好笑极了,要是真有这样的人,他估计都得被他自己的遭遇笑到吧……”
阿依公主这个异乡人的肯定,无疑给探春的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众奴才们都睁大眼睛,看着场中这位年轻的秀女,心道,若是这个主能够得到陛下的宠爱,成为皇妃,以后宫里只怕都要热闹不少呢。
她太有说书的天赋了。
然而,这些人都看错了探春。
探春并非善于逗笑之人,她只是做什么都力争做到最好,又被赶鸭子上架,这才造就了这一副假象。
“三姐姐,你真厉害,说的太好了呢……”
惜春也在背后点赞。
看见周围人投来的各种各样的目光,探春眉头微微一蹙,随即彻底松散开来。
无论如何,过了这关便好。
因此只将目光迎上正前方的贾宝玉。二哥哥,谢谢你,又助我一次。
皇后将探春的所有表现都看在眼里,她的如释重负,在叶蓁蓁眼中,更像是宠辱不惊。
“探春妹妹果有才情,这一则笑言,抑扬得当,诙谐有趣,令人闻之不忘。
如你不说,我竟不知世间还有如此有趣的生平传记,不知你从哪本旧典中看见,得空,我也叫人寻来翻翻。”
此时不需要配合黛玉,皇后也恢复了旧日亲善,笑问探春。
探春立时恭谨三分,且作出犹豫之态。
“嗯,可是有何不便明言的地方?”
皇后自认为博览群书,若旧籍中有此有趣的记述,当广为流传才是,怎么她今儿第一次知道,定要查查出处。
探春看了一眼贾宝玉,见贾宝玉无所谓,且对她点头,她才放心,然后伏地道“皇后娘娘恕罪,之前为保神秘,撰言从旧典中看来,实则并非如此。
此则笑话,实乃今人编撰……”
“哦,何人所撰?”
皇后更为诧异,难道除了贾宝玉,当世还有如此多才有趣之人?
她忽然想起,贾宝玉以前不是住在贾府,莫非?
她抬眼看向贾宝玉,果然耳边就听探春言道“回禀皇后,此则笑话,正是陛下当日亲口面授,只是奴婢驽钝,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