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亲力亲为(2 / 2)

更容易得到有用的信息。

a a a a 当然了,也因为进公司时间不长,所以从他们身上得到的信息有限。

a a a a 但今天郝好是带着目的来的,他到不怕得不到有用的信息了。

a a a a 行政部的文员给进来的年轻业务倒了杯水后,就离开的会客室。

a a a a 这是郝好要求的,为了避免被约谈的员工心中有顾虑,在整个约谈过程中,除了风控办公室的人和当事人外,夏华商场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在场。

a a a a 而且,在登记信息时,也只登记被约谈人所在的部门,而不登记具体人名。这同样是为了让被约谈着可以敞开心扉。

a a a a “坐,”郝好尽可能的保持着微笑,眼睛在年轻业务身上扫了一下,随口问道“看你毕业没多久吧?”

a a a a “我去年毕业的。”年轻业务很从容的回答道。

a a a a “我也是去年毕业的,你那个学校的?”郝好继续着闲聊,面对集团总部下来的约谈还如此从容,说明此人的心理素质一定不错。如果直奔主题,坏事儿的可能性很大。

a a a a “我是平原大学的。”年轻业务很是谨慎的回答着郝好的问题,问一答一,绝不多说一个字。

a a a a 郝好果断的确定,今天自己选错人了。

a a a a “平原大学好啊,百年老校了。”郝好顺着话题,继续说道,“我去过平原大学的老校区,走在其中,给人一种很厚重的感觉。”

a a a a “我在哪生活了四年,可惜了,平原大学如果不是五十年代被拆分,也许现在还是国内顶尖的学校。”年轻业务一谈起自己母校,话就显得多了点。

a a a a “不仅仅如此吧,其实在我看来,平原大学后来的命运,在建国前就已经埋下了。”郝好记得在网上见到一编介绍平原大学分裂的文章,然后心中一动,“四八年,平原大学奉国民政府教育部命令南迁苏市,随后有一部分人后来去了台省,一部分人后来去了武市,停在苏市的除参军的一部分外,其他人返回平原。这导致了平原大学的分裂,而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五十年代拆分平原大学的原因之一了。”

a a a a 郝好说到这里,盯着年轻业务的眼睛,然后缓缓地说道,“其实,这都是选择的结果。假如没有南迁,平原大学可能就不会分裂,即便是后来的调整,也应伤筋动骨。其实人也一样,如何选择,对以后的人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a a a a 年轻业务无声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a a a a 郝好看着年轻业务的表情,说道“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公司的意见,无论是你认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提。你认为公司管理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也可以说。你可以放120个心,我这里不会记录你的名字。”

a a a a “那个,郝律师,我来的时间短,什么都不了解。”年轻业务一上来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

a a a a “没关系,随便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即使说错了,也没事。反正除了你和我,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a a a a “那,那个……,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年轻业务一幅纯良的样子,让郝好有些想打人的冲动。但是,无论心中怎么样,他都得做出和蔼的样子。

a a a a “要不,郝律师,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要知道的话,一定知无不言。”年轻业务扫了一眼郝好,做出了一幅愿意配合的样子。

nts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