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全都是命案(5)(1 / 2)

再次换了个会见室。

上诉人王军,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根据死一人就要有一人偿命的内部掌握原则,王军一审被判了死刑。

王军是一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大男孩,实际上,他也只有24岁。大学毕业才两年。

王军坐在椅子里,双手放在横在他面前的钢板上,低着头,下巴已经快要抵住自己的胸膛了。

他正在向郝好和宁丹陈述着郝好已经了解的案件过程,边说边不停地抽泣。

“当时我被打急了,一脱身就抄起凳子砸向我师傅。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在讲述完事情的经过,他努力地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但说话时仍然带着哭腔。

“你砸了几下知道吗?”郝好问道。

这还是一个比自己年龄大那么一点、才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在刚刚踏上社会不久,就要结束自己的一生了。

郝好心中不由感叹起来还好,自己一出校门就遇到了师姐这样的好人。

郝好先给宁丹发了张好人卡,然后转头看向宁丹,眼中充满了感激。

好象是感应到了郝好的感激,宁丹转头对郝好笑了笑。

“我不知道。”王军抬起头看了一眼郝好,“好象是三四下吧。”

郝好没有再说话,而是翻起了案件材料。会见室中一时陷入宁静之中。

“给我讲讲打架的详细过程吧,你刚才说的不够细致。”郝好对王军说道。

“当时……”王军开始努力的回忆,慢慢地讲述了起来。

“是谁送胡海去医院的。”王军一讲述完,郝好立刻问了一个问题。

“是我们经理和警察送的。”

“是谁报的警。”

“是我报的。”

“你确定?”郝好眉头一皱,法院所有卷宗中都没有提到,只说有人报警。

这可不是小事儿,如果是别人报的警,王军只能算是坦白;可如果是王军自己报的警,那就有可能构成自首了。

自首和坦白那可是完不一样的,前者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而后者则没有这个待遇。

“真是我报的。”王军点了点头。

“给我说说打电话的过程,越详细越好。”

“当时,我在用凳子砸和我师傅后,我们经理就来拉我,把我拉开。然后就发现我师傅倒在哪不动了,他就喊着让我快打电话。我就打了。不一会儿,救护车和警察就来了。”

“你拨打的是120,还是110?”

“应该是110吧。”

“你能确定吗?”

“应该是。”王军有些犹豫。

郝好没有再问,再问只会强化王军拨打110的记忆。

没有人能够准确无误的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那怕这件事情印象很深,特别是在有紧张、害怕等情绪存在时。如果此时有人问起事件的过程和细节,被问到的人往往首先会回忆起对自己有利的内容,然后再根据提问来填补自己遗忘的内容,并且非常确信这些脑补出的内容就是真的。

越是反复的提问,就越是坚定回答者的自信。

现在的王军就不排除存在这种情形。当郝好第一次问“是谁报的警”这个问题时,王军的回答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当郝好一再问起这个问题时,王军就会努力的“回忆”,然后坚定就是“自己报的警”。此时,即使不是他报的警,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也会相信是自己报的警。

郝好不敢问了,是不是王军报的警,很容易就能查清楚,只需要调一下报警记录就知道了。

可如果郝好再问下去,让王军强化了自己的记忆,最后又查明不是王军报的警,郝好将可能会面临悬在律师头上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