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扯得有点远(3 / 4)

,虽然手下也没几个人,但是这个意味非常深远。

丈母娘还是很激动的,下午让孙莉陪她买衣服做头发去了。以后要当老板娘,没几套行头是不行的。

蒲素和姐姐聊了几句,让她这两天到浦园去一趟,告诉她,她要去日本留学的事情,爸妈都知道了,她自己去打个招呼比较好。

蒲泓其实现在去日本念书,条件要比大多数留学生好。原本语言有基础,而且在日本她熟人也比较多。很多接待的旅行团客人,一直来往的都很好,逢年过节都寄卡片和礼物。

而且她不缺钱,不像是别的留学生到了那边就要打工挣钱还债。我说句实话,当时90年代初去日本留学的,大多数人在那里干过坏事。

日本人的商店哪怕贵重的名表和照相机这些都不上锁,也不放在柜台里面。中国人没少偷,人家国家原来没什么防盗意识,中国人大量去了以后,确实是给偷怕了。

而且日本国内法律偷窃这种罪名,抓到最多就三年。(不知道最近改了没有)也就是你只要仅仅是盗窃,偷光日本也就判那么多。但是不能伤人,一旦有伤人行为,那就严重了,非常严重。不过也比国内的大逮捕严打要好得多。

我这里不是帮日本说话,故意丑化中国人,我陈述的是一个事实。桑海90年代中期专门有一个行当,叫做“日偷货”。顾名思义就是从日本偷来的东西,从皮毛大衣到珠宝再到奢侈品等等,应有尽有。

都是从日本偷来,想办法弄到国内来销赃的赃物,价格只有原价的3折左右。蒲素身边很多人都买过,尤其是夜总会小姐。

这种销赃的事情,基本都是小白脸在做。每晚拎着珠宝箱子,等小姐下班,就打开箱子戴上白手套兜售珠宝。

因为姐儿爱俏,东西又便宜还保真,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有些原本在桑海就是流氓的人在日本干坏事都成集团了,规模不小,而且赚了很多钱回来。这都不是我胡说八道,女的做陪酒,男的就偷摸拐骗,90年代在日本的大多数就是这个样子。

但凡是正正经经在日本打工的,老老实实干活的,男的不用两年回来一个个都呆头呆脑,目光呆滞。日本那个社会,上级对下级动辄打骂,他们也不是严格的歧视,对自己人他们也那样。

中国男的去那边打几年工回来的,蒲素后来接触一个个都不怎么活络,看上去都呆呆的,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缓过来。

而那些做坏事的就不同了,一个个活络的很,在日本待几年,除了骂人话,什么日语都不会说,却挣了很多钱。

当时日本已经汇率上涨,苦不堪言,经济已经停滞了。某某大厦原本就是日本独资的,结果汇率一变,盘给中资接盘了。

1万日元现在才能换多少?600左右吧,最低时候才500多人民币。那时候1万换一千出头,大家想想这对日本的经济影响有多大吧。

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觉得钱越值钱越好。但是美元作为流通货币是这样,其他货币并不是如此。汇率拉高,外贸出口都受影响,而且影响很大。不做外贸这一行的感受不深,尤其是以前劳动密集型代加工企业,基本利润很低,汇率一波动很可能做的越多,亏得越多。

这里顺便支持一下华为。我以前用过华为手机,但确实是体验不好,这几年应该做的很不错了。等5g出来我去买一台华为试试。

话说美国打压华为,折射出的东西很多。以前我们讲韬光养晦,一直借着美国在中东反恐这机遇低调的发展自身,现在是掩不住了,锥处囊中。

咱们的光华既然遮掩不住,必然要被霸权主义盯上。所谓重返亚太等等,以前是换着花样的遏制,民主党那一套是来阴的,从体制上着手宣扬的是民主价值观,而现在这样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