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
“哎,身为皇后,行事自然要小心谨慎,不留一丝把柄才行。要不然,储秀宫那位,就找到机会兴风作浪了。”
李妙菡叹了口气,
“算了,本来选张小姐为太子妃,便是想借机拉扰张丞相。既然皇上不愿,那我们也别想了。”
“娘娘,不选张小姐,又该选谁呢?”李嬷嬷问道。
“本来嘛,没有张小姐,宁御史家的宁小姐也不错。虽说长像略清秀了些,但品行出身都不差的。只可惜了,已经定给了张二公子。娶不到张小姐,拉拢了张二公子也不错,都是张丞相的孩子。”
李嬷嬷笑了笑没有接话,也用不着她多说什么,李妙菡自己接着说了下去。
“只是可惜了我们太子,没想到三公之女,他一个都没娶到手,连个新科翰林都不如。”
李妙菡叹了口气,倒不是特别遗憾。御史大夫虽然清贵,手下一干御史口诛笔伐,朝中没那个官员不敢弹劾,就连皇上,也要时不时被他们揪个错出来,看似强大,却不过是表面文章。军队、政务,他们什么都管不了,弹劾的官员,只要有人撑腰,照样东山再起。
“云儿,你说,我们那天见到的卫国候之女怎么样?”李妙菡问道。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小姐品貌端正,有大家气度,只是卫国公府……陛下那里可有忌讳?”李嬷嬷皱了皱眉问道。
“忌讳?陛下登基都十八年了,还能有什么忌讳?”
李妙菡摇摇头,
“虽说王小姐出身差点,卫国候只有个爵位,没有实权,但卫国公早年当过太尉,在军中还有些情面。如今太子手里文官不缺,就缺武将。早些年因顾忌陛下不喜,我们没有拉拢武官,让赵王笼络住了梁太尉。
太子若想安然上位,手上没兵不行。这道理我明白晚了,白白便宜了杜氏那个贱人。
若是卫国侯手里还有卫国公留下的人,这太子妃之位,倒给得不亏。
正好,之前太子风头太盛,近段时间受了挫,也该低调低调,少出些风头,安然度过这阵再说吧。”
李妙菡摆摆手,示意李嬷嬷退下,自己闭目养起了神,细细思索着如何拿回太子的上朝观政之权。作为太子,若连朝堂都上不了,参与不了政事,那这太子的名头总有点虚。
“娘娘,承恩候夫人来了,正在殿外等候求见呢?”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李嬷嬷的声音打断了李妙菡的恩绪。
“哦?嫂嫂来?快宣进来吧。”
李妙菡起身,让李嬷嬷帮着整理了一下衣饰,便在外殿上首的凤座上坐定。
作为皇后,李妙菡手上的权力是很大的,后宫妃子的家人若要探视后妃,首先要经过她的批准。入宫后,他们还要先来坤宁宫,拜见过她之后,才能去探望后妃。
执掌如此大权,李妙菡想见家人自然十分容易。但她谨慎使用这份权力,一般没事,一个月见一二次即可。若承恩候府自动求见,那便是有事了。
李妙菡脑中急速想着,近日可有发生什么大事,一边等候承恩侯夫人的拜见。
李嬷嬷见一切都准备好了,便招招手,一个宫女走出殿外,将承恩侯夫人领了进来。
承恩侯夫人冯氏,身材微胖,面目和善。身为承恩侯夫人,丈夫位高权重,妹妹是皇后,外甥是太子,女儿是太子侧妃,儿子是承恩候世子,她处处受人追捧,日子过得舒心极了,基本上没什么可操心的。
“臣妇李冯氏拜见皇后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
“嫂嫂请起,自家人不必多礼。”
李妙菡抬手示意平身,一个眼色下去,李嬷嬷自觉将殿里人清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