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庞涓崛起(2 / 3)

雪落关山 晨四郎 5559 字 2019-12-21

给吴玘,而是自己拆开看了,魏亮之在信上命令吴玘,放弃河西之地,率领魏军撤回东岸,撤退之前把库房都烧了,给秦国人留下一片白地。

庞涓年轻有为,参军之后原本前途似锦,但是,因为他和吴玘有一点小过节,吴玘一直打压他,使他无法升迁,他心里恨透了吴玘。

庞涓决定把密信烧了,瞒着吴玘,自己率军过河。

庞涓联络河西各地的魏军军官,说他奉军令,组织大家过河。魏军军官们早就受够了,纷纷响应庞涓,只有少数军官以没有手令为由,不肯跟庞涓走。

夜晚,庞涓借着夜色的掩护,开始渡河东归,石正峰得到消息,率领秦军袭击渡口,秦魏两军在渡口展开激战。

吴玘还蒙在鼓里,只听渡口方向喊杀声响成一片,不时闪起耀眼的火光。吴玘不明所以,以为秦军要夺占渡口,便下令打开城门,率军救援渡口。

吴玘率军拼了性命,击退了秦军,抬头一看,立刻傻眼了,庞涓带着魏军过河了,连一只船都没给吴玘留下。

吴玘意识到自己被庞涓算计了,心里琢磨着,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吴玘为人狂傲,在魏国朝堂上树敌很多,如今自己丢了河西,成了魏国的大罪人,那些政敌肯定要落井下石,自己再回大梁肯定是凶多吉少。

思虑再三,吴玘舍弃了军队,一个人化装成平民,逃跑了,往南跑,投奔楚国去了。

吴玘逃跑了,那些困在河西的魏军没了主心骨,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丢了河西之地,国上下都笼罩在一股郁闷的氛围中,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非常高兴,这个人就是庞涓。

庞涓率领五千魏武卒,有条不紊地撤回了魏国,受到了群臣的一致称赞。群臣之所以称赞庞涓,一半是因为庞涓确实有些本事,一半是因为他们都收了庞涓的礼金。

吴玘畏罪潜逃,魏亮之便下旨,剥夺吴玘的一切头衔,任命庞涓为大司马,把魏武卒交给了庞涓统领。

当初,吴玘训练了两万人的魏武卒,现在只剩下五千人了

,庞涓从魏军士兵当中挑选骁勇善战的,让他们补足魏武卒的人数。魏武卒又恢复到了两万人的编制,虽然实力不如以前,但是,在庞涓的训导下,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庞涓率领魏武卒对齐国、楚国、韩国、赵国打了几场规模不算太大的小仗,都取得了胜利。于是,魏国君臣都忘记了吴玘,把庞涓看作是魏国的战神,一直被吴玘打压的庞涓终于昂起头来,一飞冲天。

石正峰收复河西之地后,并没有从河西退军,魏军不甘心丢失河西,不停地渡河,进行小规模地骚扰。石正峰也派出秦军士兵化装成平民,到东岸的魏国搞破坏,烧毁魏国的粮仓,暗杀魏国的官员。

秦国与魏国杀来杀去,谁也不肯率先罢手,双方都在边境一带驻扎了大量的军队。

有一天,石正峰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信的署名是“魏大司马庞涓”。石正峰打开书信一看,庞涓邀请石正峰渡河议和,魏国想和秦国签订和平条约。

这时,西北的羌族部落侵扰秦国,石正峰想尽快把河西之地的秦军调到西北去,庞涓的和谈要求,正合石正峰心意。

部将们劝说石正峰,不能渡河去魏国,这和谈是假的,是庞涓设下的陷阱。石正峰派人调查一番,得知庞涓要攻击韩国,他要与秦国和谈,应该是出自真心。

石正峰说道“如果庞涓是真的要和谈,我不去,那就错失了这个和平的大好机会。”

鲍尽忠说道“如果庞涓是假的要和谈,正峰你去了魏国,岂不是自投罗网?”

石正峰说道“庞涓好歹也是一代名将,他要是利用和谈算计我,传出去,他的名声也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