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鲍家的救命之恩,便打算离去,临走耐不住鲍忠的软磨硬泡,将自己的随身兵刃留了下来,便是这三尖两刃刀了。
鲍忠彼时心气甚高,一心觉得自己能够传承高人衣钵,用好这兵刃,此时鲍忠仍然记得师父临走时对他说的话“痴儿,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兵刃你却是使不了的,不过终有一日会得遇英雄,便暂且放在你这里吧。”日后的发展也应了高人的话,这兵刃鲍忠在马上挥舞都嫌费力,更不要说用他来接敌了,只是终究是幼年时的梦想,鲍忠倒是一直将这三尖两刃刀留在了身边。
这些往事鲍忠倒是没向贾援提起,只是觉得贾援如此武艺,用这三尖两刃刀挥舞的虎虎生风,正是宝剑配英雄,红粉配佳人,料来老师所说的英雄就是这般人物了。
贾援自得了三尖两刃刀,爱不释手,日日演练不停,孙坚前军兵败的消息传来,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表示知道了,孙坚又没有向后军求援,贾援此时投入到操演武艺中,对战事也没前日那般上心了,只是一心提升武艺,揣摩兵刃,孙坚自去日日攻打关城不提。
贾援通过近日来与华雄的战斗,对自身武艺也有了认识,虽不至于天下无敌,但称雄世间也是有资本的。不过要是想与吕布对敌,应该还差上不少。
想到此处,贾援更是想迫切的提高自己的武艺,摸索之间,倒也有了心得。以前贾援只是一味的刚猛,一味地以力压人,对劲力的变化倒是缺少研究。此次贾援练起了三尖两刃刀,对兵刃之道倒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刚侯遗录》中提到过兵器之道,万般变化,存乎一心,刚柔之力,一以贯之,贾援当时不太理解,但经过这些日子的归纳练习,倒也有了体会,刚柔之力,不就是后世的太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