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发展时代下(1 / 2)

时间最经受不起摧残,三个月的时间,又偷偷溜走。

占据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地,经过紧锣密鼓的制造,也大变了样子。

除了原本的12个基地,和四座材料提取中心。基地旁边又新建起,核融合电池制造中心,航空飞行中心,地面装甲制造中心,武器制造中心,机器人制造中心,远程导弹攻击中心。

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球球也没有闲着。她利用空余的时间,设计出了装甲运输车辆和航空飞机。

在星球上,机器人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采集矿物之后需要运输,而机器人只有这么大一点,它的运输效率总是很慢。

所以她就参考刘毅的意见,利用地面装甲制造中心,制造出了395型地面装甲运输车辆。

车辆全长50米,宽30米,高20米,装备四枚核融合电池,4台等离子电机。自重超过1000吨,能托运8000吨的矿物,速度180千米每小时。

外表如同红警三里面的采矿车,主要就是负责运输矿物质,取代运输机器人。

在航空飞行中心,球球也制造出了735型装甲运输飞机。

它全长142米,宽96米,高47米,装备十二枚核融合电池,六个台离子脉冲发动机,自重两千吨,载重量22万吨,飞行速度365千米每小时。

外表如同一个大金鱼,制造出来,就是为了方便调配和空中运输。

装甲运输车辆和装甲运输飞机,因为主要是用来运输矿物,所以它们的速度并不快。但在载重量都特别大,算是为了一方面,而做的妥协。

三个月的时间不算多,也不算少,装甲运输车辆制造出来20台,而装甲运输飞机制也造出了10台。

在它们的加入下。磁铁矿、铯矿、铷矿原本需要安排几千个运输机器人,现在也不需要了。

20台运输车辆,一次就可以运输16万吨,速度还不慢,双方的对比非常明显,所以运输机器人,就这样被取而代之。

两百公里开外的黄铜矿,运输也不再需要运输机器人,直接换成了装甲运输飞机。

每一次起飞都可以运输20万吨,以前需要上万个运输机器人,才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只靠十架飞机就能做到。

有了它们替换运输机器人,基地的建设,非常明显的加快。

……

基地的建设缺乏不了便携能源,而核融合电池,就是在其上的补充。

以前制造的那些采矿机器人,工程机器人所需要的能源,都是从报废的战斗机器人里拆卸下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制造,早已所剩不多。

而核融合电池是托尼斯帝国淘汰很久的产品,因为制造它需要庞大的能量,往往超过它所释放的能量。

制造出来了也用的不久,只能用三年,无论你用不用它,只要等原子半衰期过了,就没有任何用处,如同一块废铁。

当然,它刚刚制造出来的时候,也曾辉煌过。

虽然有很多缺点,所损失的能量也是十几倍,但就是因为它能用三年的特性,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直到最后出现了更高性能的,猛钴电池,它才被淘汰。

对于托尼斯帝来话,它是很久以前就淘汰了,可其中的技术含量并不低。

球球经过两个月的摸索,磕磕绊绊的才制造成功。

有了方便携带的能源,后面一系列的航空飞行中心,地面装甲制造中心,机器人制造中心才得以制造成功。

有核聚变能源中心无尽能源,最大的困难就已经解决,核融合电池对于他们来说,刚刚合适。

而战斗机器人的能源系统,确实先进,但不是现在他们所能窥视的。那可是冷核聚变反应堆,想要制造出来,起码也要5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