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之后,李国英才明白李本深败在何处。想到敌人心思之歹毒,李国英只觉毛骨悚然。
李国英率大军撤出云南后,令五千人驻守七星关,一万人驻毕节,自领两万兵马驻贵阳。
广西那支偏师,因向导不慎失足坠崖而死。清军迷失道路,只能沿着记号原路返回,阴差阳错避免了覆灭的命运。
昌武元年九月,清军退回至七星关,声势浩大的南征就这么草草收尾了。李国英在请罪的奏折中具言此战得失和撤军因由,并称自知罪孽深重,万死不赎,唯一放不下的是夔东叛军残部,希望朝廷能给他三个月时间,剿灭川鄂叛军,到时愿自裁以谢天下。
此次进剿失利,清廷震动,朝廷也意识到伪明不可速图,决定先剿灭境内叛乱,但是这次南征失败的责任必须有人承担。
李国英没有等到清廷让他继续入川平叛的诏命,而是朝廷革职逮捕的钦差。圣上天恩,赐李国英狱中自尽。
其实笔者写这部分的时候,和文中李国英一样纠结,我不知道该写一场大战,还是就这么止损撤军,因此也是删了写,写了删。
不过笔者最后选择了这么撤军,也就是读者们看到的这个版本。主观上,这也是考虑贴合前文中李国英的行为性格,历史上李国英就是求稳性格的总督,他平夔东义军时,花了两年多时间稳扎稳打,最后一次打击李来亨时,李部就剩几千残兵,李国英还是花了八个月,集结了十万大军,才彻底围剿。
客观上,一开始,清军十万正兵对明军四万加若干土司兵,胜率是90以上之后李本深部覆灭,胜率变为70当得知明军无伤获取了两万装备时,胜率已经不超过50了,而李定国也不是庸才。
如果继续进剿,胜了一劳永逸,败了的话,贵州广西肯定不再为清廷所有,甚至因为明廷复起,那些被压制的复明势力乘势作乱,半壁都不一定能保住。而李国英这种保守的性格,又对清廷忠心耿耿的人,应该是不会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