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孙贲离开军队,就让孙策成为这支袁术军队实际上的统帅,从袁术的后续任命和孙策的上表来看,孙策代替吴景是极有可能出自袁术的授命
《吴录》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於吴郡曲阿得袁术所呈表,以臣行殄寇将军;至被诏书,乃知诈擅。虽辄捐废,犹用悚悸。
195年12月20日,孙策占据曲阿,而袁术以孙策为行殄寇将军的呈表,在这个时候才送到孙策手上,到这里才算看明白,原来是孙策的官职变动
孙策渡江前为折冲校尉?孙策击败刘繇后为行殄寇将军。
孙策因为击败刘繇而升官了,吴景、孙贲离开讨伐军队后,孙策就以行殄寇将军的身份指挥这支袁术军队。然后袁术很快让吴景转任广陵太守,与刘备争夺徐州,又以从弟袁胤代替周尚,成为丹阳太守。
前任丹阳太守周尚“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因此丹阳郡是负责孙策的后勤,而袁术以袁胤为丹阳太守,说明当时袁术仍在掌控孙策的后勤,不过吴景、孙贲回寿春后,孙策就“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把母亲接到曲阿。
《三国志孙策传》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策又徙母阜陵。
《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刘繇既走,策入曲阿劳赐将士,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
按照袁术的命令,孙策还要夺取老家吴郡,以及会稽郡。不过历史走到这里,出现了东吴政权创建的最重要一步,身为袁术将领的孙策麾下,即将出现“授兵”的军改事件。
三,孙策通过授兵的方式,来改编和掌控袁术军队
孙策是袁术部下,先是袁术“遣其将孙策攻康”,而孙策平定江东,也是以袁术将领的身份,当时的普遍认知就是“术兵前进,会稽倾覆”,无论是先期的吴景、孙贲,还是后来的孙策,都隶属于袁术,所以孙策的“授兵”行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三国志许靖传》迫於袁术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由。正礼师退,术兵前进,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
孙策率千余人从寿春出发到历阳,沿途都属于九江郡,所以在历阳已发展成五六千人,估计大多数是九江人。九江人蒋钦和周泰,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投奔孙策。而孙策的“授兵”在史料中出现的最早时间,似乎是蒋钦在“及策东渡”被“授兵”。
《三国志蒋钦传》钦随从给事。及策东渡,拜别部司马,授兵。
其实从别部司马能看出来,蒋钦是有自己部曲的,类似作者所写的薛议,一开始因为有自己部曲,也是拜别部司马。但是这个授兵就很有意思了。
之后孙策追随吴景、孙贲击败刘繇,吴景、孙贲就返回寿春,而孙策却成为这支军队实际上的统帅,获得了独自改编这支袁术军队的机会。同时,孙策还可以独自收编刘繇、笮融等人的部曲,以“发恩布令”的免税奖励,从刘繇、笮融等人的部曲中招募军队,很快就得“见兵二万馀人,马千馀匹”。
军队的扩大,孙策就很快开始第二次“授兵”,这次是程普、吕范两人得到“增兵”,都是兵2000骑50。而从两次“授兵”对象的人员关系来看,蒋钦是孙策的别部司马,程普出自其父孙坚部曲,吕范则在寿春就“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所以这3人都是孙策所亲信之人。
《三国志吕范传》策定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骑五十匹。
《三国志程普传》转下秣陵、湖熟、句容、曲阿,普皆有功,增兵二千,骑五十匹。
196年,孙策继续向会稽进军,讨伐太守王朗,并以吴郡都尉朱治,来讨伐家乡吴郡东段的吴郡太守许贡。当孙策经过吴郡时,会稽东部都尉钱塘人全柔就率先归附孙策,而之后一段时间里,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