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李梓轩立功(一)(2 / 3)

江边渔火 普岩祺 3511 字 9个月前

婆的身份这么高,就连大相国寺的师傅都对婆婆毕恭毕敬!还有这婆婆也太能干了做饭洗衣,布置房间既快又好……

小晚儿跟李玉良可无不适,两人晚上都在小花园遛一下再睡。有时李玉良还给小晚儿推秋千,他们放得开,姑娘儿子就自娱自乐吧。阳哥考试就跟着十三爷忙重建的事了。因为济州是两季稻所以,秋季耕种是个问题。阳哥建议深翻地试试,因为淤泥已经把良田都给覆盖上了。这样需要大量的牲畜,他又建议向临近的州县租借。这样不仅缓解了压力,也给周边的农家了增加收入,虽然济州农民收成未卜,但是村民家家都种了好多地瓜和玉米。大米吃不上粮食还是有的,所以复耕时农民还是很开心的。种粮是慕容家借的加还两成的粮,哪年有收成哪年还上就行。雇牲畜的费用官府垫付的,用徭役顶替还也行,将来有钱了还也行不要利息。

李梓轩天天往田地里跑,跟农人打成一片。不知道的都以为他是官府的官人。这官人知道的多啊,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比那有经验的老农都厉害,所以很受农人欢迎。父子相传,当年李玉良就是这样受欢迎。小晚儿跟李玉良打趣说:“玉哥哥,你儿子这是要做粮农官啊,这你们李家可是书香门第,出来个泥腿子,祖宗会不会生气啊?”“阿容说什么呢?官就是官,还有真做了农官那可是造福于民的,多好祖宗高兴呢。就是怕媳妇家嫌弃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冉家对粮食有多重视啊!

对于李梓轩的这份能力十三爷是开心无比的,十三爷的女婿没有本事怎么行?别看那些状元探花的,满腹经纶真没什么用,官场上历练出来成为封疆大吏股肱之臣的,都跟学识无关!这桑农经济可是根本,对于朝廷乃至皇上都很重视!双王爷可没小瞧了这个小姑爷,是个好孩子也会是个好丈夫!雪儿的眼光不会差的,再说她老子的眼睛可不是用来看风景的。济州今年的收成就是李梓轩的考卷,答好了就是头名状元。

雪儿倒是支持李梓轩,他去田里穿着都是郡主亲自打理。布衣布鞋舒适亲民,再配上李梓轩和气俊美的面堂,任谁都喜欢的不行,所以老农们对他的问题都热心的解答,手把手地教。随着天气的转凉,济州的重建也接近尾声,庄稼补种完毕,而且长势良好,如果没有意外收成是保证了。慕容婉要带着家人走了,慕容世家一大堆的事,不能在济州不走。

回京也不是想走就走的,起码大和尚志远不乐意啊,这口福才满足几天啊?十三爷太知道哥哥想什么了,特意嘱咐小晚和福总管美食招呼。有英娘帮忙十三爷的食材又多,慕容婉使出看家本领给大和尚做好吃的!因为大和尚也五十多岁了,不回京他们再见的时候遥遥无期!小晚儿不能忘记大和尚的救命之恩!

美食有但还是当年的样子,家常版没有弄成精雕细琢的样子。遇到包饺子什么的十三爷和礼二爷也都会积极参与。这样的场景惊到了雪郡主和齐少爷!他们没想到超凡脱俗的父亲也有这样平常的一面,人间烟火气可以是这样的迷人!雪郡主倒是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比这更丰富多彩,因为公婆都很会生活还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就是心中对母亲有点惋惜,她可能永远也不会体验到这中快乐,天伦之乐可不光指的是含饴弄孙!见识到姑姑和姑父的相处,她心里明白了为什么父亲的那些侧妃争不过母亲,礼叔叔宁可孤身也不续娶,郎有情妾有意,情投意合,心意相知对于夫妻来说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相敬如宾,咫尺天涯的日子还真不如没有!所以父王和礼叔叔带着心中的美好,坚守那份执着,所以他们宁缺毋滥。

慕容齐没有雪郡主那么多感慨,他只知道有个二十四孝的岳父,自己只能对小妻子更好不然她的老爹和大哥都会把她带回娘家的。自己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啊!阳哥儿和小彩儿在爹娘的身边自然开心快乐。英娘也知道小姐要走了,忙着准备家乡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