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禀。
一直垂着头的严若水,攸地抬起了头,目光向外打量。
严若水心里,对女子的评价,就在于德行与修养。大周朝对女子德行的评价分为两派,一派以京城白家为首,认为女子该以才情留青史。另一派以严家为首,却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会弹琴写字就算了,吟诗作对、编舞谱曲?与青楼的女妓有何分别。
只得讽刺的是,当今严贤妃,正是靠着谱得一手好曲,才博得皇帝青睐,自此盛宠不断。
严若水的家风决定了她是第二类的女孩,而郭家的姑娘郭采练,却是扬州城不折不扣的才女。
郭采练跟在郭老太太身后,郭家家底并不丰厚,她穿着桃色罗裙,发间戴着珠花,表情素雅淡然。
严若水斜眼瞧着郭采练,忍不住撇嘴。
而正厅的一席人才不会理会小丫头的情绪,郭采练知书达理,自然一进正厅,就被拉着问长问短。
如同严若水一样,殷乐记得郭采练。
前世,郭采练在她回来时便以嫁为人妇,前世并未来得及见面。殷乐对她的印象,是在太子谋反后,郭采练的丈夫跟随太子,成为叛贼。郭采练写出长篇檄文,痛斥夫君不忠不义不孝。她身为女子,却敢一封休书,与夫君和离。
殷乐对郭采练印象很好。
见殷乐的目光时不时往她身上瞟,郭采练就紧张了。眼看殷乐走向她,她抢在殷乐面前,速度开口“这位便是殷大姑娘,早听大姑娘是个出挑的,我还不信,现在看到大姑娘这个人,我便信了。”
郭采练怕极了在别人主场上自己占了风头,因此,在她来之前,着实做过功课,去打听了一番殷大小姐的特长。
结果家丁哭丧着脸回来,说自己搜遍了全城,也没听说过殷大小姐有什么出名的才情,只是听墙角的那些下人说,殷大小姐小时候喜欢写写字。
郭采练盯着殷大小姐五岁时的字帖发了半天呆,最终一拍桌子——好!她要是来夸我,我就使劲儿夸她字写得好。
殷乐听到郭采练这话,道“这位姐姐谬赞,可不知这位姐姐觉得,瑾瑜哪一点儿出挑?”
郭采练一挑眉,心说这姑娘莫不是找死,幸好她早有准备“殷大小姐字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