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祸从口出中(2 / 3)

把事情交代清楚,再想法解决。

小杨氏只是受惊又不是疯了,脑子还在不停的转着,情知眼前躲不过去,索性破罐子破碎全都一通抖搂。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那天晚上二老太爷摔了一跤,因为事出突然,且是大晚上的不要说刘二女和他们不在一条街没听见,就是同在下街住着的几户人家也因为睡得沉没有几个人听到风声,偏偏李老太太却比所有本家先知道。

这当然不是谁给她通风报信了——她就没那个威望,而是她最近几年添了个夜里常常睡不着觉的毛病,有时干躺着身上难受她就会爬起来到院子里转悠转悠,那日正巧碰上了。

虽然听到了风声,但黑灯瞎火的也没敢出大门,只躺在炕上辗转反侧了半夜。好不容易熬到了天明,她再也躺不下去,麻利的穿上衣服,随手抓抓花白的头发,连脸都顾不上洗,便兴冲冲的出门溜到老二房去看热闹了。

当时张裴氏已经起来做早食,听到声音不经意的向后扫了一眼,正好看到后婆婆的背影。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平时老太婆可没那么早起,如今别是干什么坏事吧?

张裴氏顿时放下烧火棍,忍不住远远的跟上。

到了老二房,李老太太也不用人招呼,也不怕遭人嫌,直接扬长进了正堂,眼见二老太爷竟去世了,别人如何心情且不说,只说李老太太当时就一个感觉——那个高兴啊,要不是她不会翻跟头,她能当场给它来个百八十个不成问题。

不过这不妨碍她放声大笑,后来可能是没过瘾,跟着直接破口大骂:

“老不死的死的好,让你欺负我?让你家的小鳖孙们欺负我?果然老天爷有眼,这不就遭报应了?倒霉杀千刀的玩意儿……”

足足骂了一盏茶的时间。

老二房的人可能是没经历过这种事,一时间都懵了。

她是痛快了,后面跟着的张裴氏吓的不轻,眼看二老太爷的子孙后辈们一副要吃人的模样,再让李老太太待下去还不知道出什么事呢,她赶紧进来连拖带拽的把人硬弄回去了。

就这还不放心,为了防止李老太太趁机逃跑再出去闯乱子,或者大喊大叫招来外人,张裴氏连着好几天没出门带着儿媳小杨氏专门看着她。

还是这两天要发丧了,她再不露面实在说不出去,这才离了家让小杨氏盯着。

谁知这一放手出岔子了。

原来自从李老太太把便宜闺女王大姑一家招过来一回后,小杨氏和李老太太这对原本合得来的太婆婆孙媳妇就分崩离析了。

那是与仇人几乎没啥两样。

仇人嘛,那是怎么整治都不为过。

先前是没机会。

李老太太被关这几天,按说凭她和张裴氏的婆媳恩怨合该被人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偏偏别看张裴氏平时嘴上说的邦邦的,做事上却很讲究,小杨氏自然不敢当面行凶落下把柄。

直到这两天要张裴氏去老二房帮忙,李老太太落在她手里,她方才有了用武之地。

先是把李老太太拿绳捆了,然后开始各种打骂,后来甚至少吃少喝。

听到这里,众人皆目瞪口呆。

小杨氏害怕,不由辩解:

“俺跟娘说过,娘答应了的。”

其他人惊疑不定,张裴氏只觉得满腹冤枉。

她恍惚记得小杨氏是跟她说过这件事。不过当时人家说的好听,说她既要带孩子,又要看着李老太太,多半怕是忙不过来,要紧的时候想随机应变。

她那时暗自思忖,李老太太这么大一个人,能吃能喝身子骨硬实。虽说年老些,但反过来想,就是这样才让人忌惮。毕竟你稍微出格点,万一不走运人家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你就说不清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只要有点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