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忆往昔不堪(2 / 3)

排着要陪那些管事的儿女们一块儿玩儿。

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管事的儿女以后多半还是奴仆。

虽然背靠大树好乘凉,但身份始终低人一等。

张知劲却因为张家嗣并非卖身为奴,便高了他们一等,是良民,能读书做官。

如此区别,自然显的张知劲不合群,也少不了被某些不服气的人欺负。

虽然张知劲仗着父亲教的功夫,暗地里给自己报仇了。但心里的不痛快,又岂是说的完的?

当然,有人会说人嘛?小时候就应该受点儿委屈,将来才好先苦后甜。

如果这还不算啥的话,张家嗣的去世就实在太委屈了。

说起来,张家嗣死的实在是太怨,也太憋屈。

——常家大老爷骑术不好,还非爱打猎。

那一日在郊外避暑时,听山庄的管事说山上有虎。

兴头上来,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然后,老虎真来了。

起头打猎的他没事,张家嗣反倒受了鱼池之殃,被惊慌失措的常家大老爷推入虎口。

——本该打虎的人反被老虎恨恨地抓咬了。

最后,老虎终于被打死了。张家嗣也因为伤太重,挣扎着拖了两三天,到底去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当,省得丢面子。常家大老爷不仅不厚赏有功之人,暗里还示意家下——明着借口常嬷嬷守孝,暗里却是将她赶出了常家。

并不死心的常嬷嬷,这才携子无奈扶灵回乡。

后来,要不是那些从常家出去的,跟张家嗣混的不错的兄弟找来,常家怕那些人对常家以牙还牙,他们还回不去常家。

也因此,为了‘化干戈为玉帛’,常嬷嬷又硬仗着母亲的身份,又为他结下了张常姻缘。

有件事张知劲一直憋在心里,如今更张不了口。

——当年,扶灵回乡后,常嬷嬷怕他大伯等知道,他父亲的好兄弟混出头儿了。

又唯恐他们知道,父亲去世的真相,或跟着他们沾光,或依仗那些好兄弟,与常家拼个你死我活。

也怕张知劲不想回常家。

便私下假称,他叔伯(张家元等)有人对她有非分之想、非礼之举。

也怪张知劲当时太年幼无知,还对常嬷嬷抱有母子之情。对几位叔伯又因为相处的时间太短,不是很了解,慌忙间自然上当了。

……

张知劲成亲后,比他父亲还不如。

最起码,常嬷嬷总是跟他父亲做了一段儿正经夫妻,生了张知劲。

可常五小姐呢?

常嬷嬷嫁给他父亲都觉得不甘愿,觉得下嫁了。常五小姐还不是得更委屈?

再加上有常嬷嬷这既是奶娘,又是婆婆的常嬷嬷撑腰。

——往往张知劲还没开口说常五小姐一句重话,常嬷嬷就跳出来将他好一顿骂。

……

这一段姻缘对张知劲来说,真是一言难尽。

说起来,他因章德太子薨逝,被贬为庶民。但也因此,俩人儿终于和离。

让他也不知道,他到底该哭还是该笑。

……

张知劲难得惆怅了片刻。

常家再不好,他到底是在那儿长大的,哪能没有一点儿感情。

可惜,常家自老太爷逝世后真是败落了。

为了给某些人交投名状,竟前脚刚与他和离,后脚就对他下杀手。

一点儿也没有以前常家引以为傲的气节和傲骨。

还有常嬷嬷,今儿先是假传消息,引他到县城百味楼见面。

被拆穿后,却以母子俩长时间没见面,吃一顿团圆饭为由,实际上却暗行下毒之举。

要不是他几次被害,素来小心谨慎惯了,且随身携带着解毒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