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余韵悠悠长(2 / 3)

人则每月再加三十斤粮。”

刘二女在五房正屋里听见,心里十分高兴,脸上便带出来了。

她也知道如今他们五房情形不好她不该如此喜形于色,但她实在忍不住。

毕竟按刚刚所宣,即使五房不出那每月四十斤的粮,他们也能从族田领。

而院中一群人却没啥需要顾及的。

他们越听越激动,这可是家家都有份啊!

一群人围成一团议论纷纷,院中闹哄哄的。

六老太爷眼锋一扫,摆摆手道“行了,别围着了,该干啥干啥去。这些算啥?等家元过些日子办成一件大事,说不得能为族里办个族学。到时咱们家的孩子也能认认字,不至于做睁眼瞎。出息的在外面也能找个体面活,甚至考功名做大官都有可能。”

一群没散开的人更沸腾了。

有人立刻就问“六爷爷,真的嘛?什么时候办?有啥用得着我们的,你只管吩咐!”

有人拐弯抹角的打听张家元要办啥大事。

还有人自得意满的“那正好,我还想今年把小儿子送到她姥姥家那边学里。

毕竟我小儿子那么精,咱们张家也是出过秀才童生的,同一个祖宗下来的,没道理我小儿子中不了秀才。”

六老太爷听见他的话嘴角抽抽,心道“这可真敢想!当是你家地里的大萝卜呢?秀才还不那么贱呢。”

眼见众人不散,他不禁后悔自个嘴快了。

他脑筋一转,祸水东引指派道“都没事了是吧?那给你们一个活儿,去把杨家人送回去吧。”

一群人清醒过来,是啊,是啊,还有杨家人呢。他们怎么忘记杨家还欠他们张家那么多银钱呢?这可是大事啊!

要是以前他们绝不敢对杨家人怒目,也不敢去杨家放肆。

毕竟杨家一屋子泼皮整天无所事事,让他们缠上费心又费力还不讨好,他们整天为了糊口都忙不过来呢,哪有啥多余的的心力?

可如今不是财帛动人心了嘛!

没听刚才说了嘛七八年都有二百多两银子,再加上前面那一二十年,五六百总归有吧?他们族里人少族小只有七户合计八十三人,平分平分一人也能分七八两呢。

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能赚几两银钱?想想就心热。

若是单个去怕被杨家报复,其实也简单,全族一起去就是了。

而且‘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更能增加要回来的几率。

当下有脑子灵活的便活动开了。

有那爱占便宜的本家妇人还记得杨家女人偷抢张贵英嫁妆这件事呢。

有一就有二,她们不用问,已认定杨家偷了。

她们看族老们和主家像是忘了,若是就这么被送回去,那东西不就给了杨家了吗?这可不行。

便有一二个大着胆子上去搜检,剩下的妇人不落人后也去帮忙,一会儿搜了个干干净净检出一堆儿‘脏’物。

当然其中免不了有杨家人本来戴着的,但那又如何?

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杨家以前啥样?那是穷的光腚跑了。这二三十年为啥能吃香喝辣?还不是花的他们张家的银子?所以拿了你的东西物归原主不是应该的?

至于搜检中有没有被她们昧下几件谁知道呢。

不过就算拿了,她们也不是白拿净占便宜的。

因为本家一群准备去杨家要钱的人交给她们一个重任——要把杨家做的恶事使劲宣扬宣扬,最好弄得人尽皆知。

这几个本家长舌妇泼辣货欣然接受,更有那本村爱凑热闹的妇人抢着加入,只为嘴上痛快的。也是让人苦笑不得。

这里一众本家统一了意见,商量好了策略,便压着杨家人招摇过市的去了。

四邻八村看热闹的人赶紧跟上。

这么多人凑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