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闹的一天(1)(2 / 3)

张知少“哼”了一声,一动不动地任母亲伺候着,嘴里抱怨道“我倒想讲就呢,讲究的起来吗?村里像我这么大的,那个没娶媳妇?人家有媳妇收拾,可不是里外都光!?死老二也太不是东西了,死都不会挑时候。”

一提张知青,他不由得想道”幸亏死老二死了,要不然非得把他揍个死去活来不可。”

不过‘罪魁祸首’死了,他还留了祸根在呢

想到这里,他不禁狠瞪了张伯书一眼,咬牙切齿地骂道“你个死兔崽子,看什么看?贼眉鼠眼的,不愧是我那死鬼二哥的种,一看就晦气。再看把你扔山上喂狼。”

张伯书两手费力的端着比他还重的、小叔张知青刚洗过脸的洗脸盆准备往屋外倒。他的脸累的通红,见到母亲进来,立刻朝母亲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刘二女担心的看着他,却腾不出手来,只能会以一个鼓励的笑容。母子两个心领神会,不禁都有些高兴。觉得眼前的哭累算不了什么了。

那知转眼间,便听见小叔张知少骂他父亲。生活的苦难虽然历练了他,使他早早成长了,但他到底年纪太小,父亲又是他幼小的心灵里的一颗参天大树,即使这个树并不能为他遮风避雨。

所以,他有些听不进去了,一张脸更是如滴血般。他气的两眼通红,待要上前分辨几句,只见眼前一暗,母亲已挡到他面前。

却是刘二女一直暗暗注意着他呢。‘知子莫如母’,眼见他情况不对,赶紧上前阻拦。

这样一来,能阻止他犯错毕竟张知少再有多大不是,他在身份上也是叔辈。张伯书不管是与他顶嘴,还是动手都不对,会被指责没家教。

虽然你可以对外人说,你是因他辱及先父而反击的。

但是,一来‘家丑不可外扬’,叔侄闹矛盾让人觉得你这个家庭不和气。

而张杨氏会让你在外面败坏她最疼爱的儿子的名声吗?

而且,张知少不睇、无兄弟情义,自有父母长兄教诲,再不济还有族老呢,轮得到你一个侄子出头?

再则,也是私心作祟。张知少年已十八。他被家里宠的非常冲动,平常做事说话甚少顾及他人,只管自己痛快。

这样一个人,面对看不顺眼的侄子的敌对,他绝对能、也敢一脚把人踹飞了出去。张伯书才五岁,能受得了这一踹吗?

再说,就算逃了踹,一顿打也是免不了的。到时候,白白挨了打、挨了骂、受了疼不说,还给了婆婆发作的借口,对母子俩个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幸好,张伯书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也许是领会了母亲的意思,也许是手里的盆拿不动了,一不小心摔着了在这个家里都是大错,会连累母亲,他妥协了。

低着头,端着水,吃力的迈过门槛出去了。

也万幸,张知少蹬过侄子一眼,但那是对着整个方向,并没有细看。他也没想到一个黄毛小儿会有胆反抗。炕上的其他几人也没人注意地上这对母子的表情,母子侥幸逃过一劫。

饭菜放上桌,公公张老五三个男人,一人面前一大海碗稠稠的米粥。

这三个人张老五与张知壮是家里的顶梁柱,地里的重活都指着他们呢,自然该上桌的。张知少就差父兄老远了,他又没成亲,上不上桌都无所谓。

反正,作为家里父母的爱子,少了谁都不会少他吃的饭。可谁让人家有一个爱子如命的老娘呢。

“上桌,必须上桌呀!又不是没地儿”张杨氏得意洋洋的跟街上的邻居炫耀过。

这三个人在家里有着最高的地位。

除了碗粥,还有干粮,拿荆条编的小圆框装着,足够三人吃个八九分饱。最后,再把酸菜放上炕桌中间,早饭齐活了。

张杨氏这会儿是不吃的。

这时候,庄户人家吃饭讲究个“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