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的传承,苏锦荣倒也没有什么隐瞒,直接把过去一些事情说出来。
尽管现在摄影师不在,但李菲儿还是很认真听,并且把一些重要细节记录。
这种聊天形式的采访,让大家都比较轻松自在,苏锦荣的叙述,餐馆里其他人也都当作是听故事,不知不觉就听得津津有味。
苏记最早的祖上,也曾是宫廷的厨子,只不过比较特殊的是,苏家祖上是半途被招入宫中。
苏家祖上本来是江南某位官员府邸的私厨,有一次偶遇上当时的皇帝下江南视察,刚好便住进了那位江南官员的府邸中。
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自然是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当时苏家祖上在后厨,为皇帝献上了一道令其非常惊艳的樱桃肉。
苏家祖上所献樱桃肉做法上,与当时的很多人都有所不同,口味软糯鲜香,不会非常的甜腻,还有一丝丝微酸夹杂其中很是提味。
当时皇帝吃了那是很开心,当即便要召见厨子,并且给了极大的封赏。
在皇帝结束江南视察,返程的时候,便把当时苏家祖上给带回京城。
说到这里,餐馆里所有人都听得是津津有味,对于这样的传奇大家更是觉得很惊奇。
苏锦荣说到这里有意停顿一下。
陈瑶霏爷爷插了句话说“这也算是平步青云啊。”
苏锦荣听了过后,微笑摇头“陈老哥,去了京城,可并非是,平步青云。”
听到这样的转折,当真是令大家有所期待。明明已经获得了皇帝的赏识,都把人带回了京城,为什么又说不是平步青云呢?
接下来苏锦荣继续说下去。
原来当时苏家祖上被待会京城后,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安置,再加上那时候皇室御厨可都是有固定家族,所以苏家祖上一个外来厨子去了,在宫廷御膳房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而皇帝把人带回去后,也并没有让苏家的祖上进入御膳房,而是安排他住在宫外一处。
苏锦荣淡然说“皇上有所求,命人招入宫,伺候膳宴,得了赏赐,便送出宫。”
听到这里,餐馆里鸦雀无声,大家都是被这样有些奇怪的相处,感到非常的惊奇。
一位如此受皇帝喜爱厨子,竟然没有被安排在御膳房当差,甚至都没有说要赏赐一个更为显赫的官爵,就是这样用之招去,不用就遣出宫外吗?
苏锦荣慢悠悠继续往下述说。
其实过程还是比较平淡,也就是一些宫廷里盛大宴会时,会把苏家祖上专门召进宫中。
甚至,苏家祖上还亲自担当过一次当时最高规格“千叟宴”的主厨。
听到这里,当真是让很多人听得是心潮澎湃。
大家完全没想到,苏家祖上还有过如此的辉煌。
但说完了这一段,苏锦荣平和说“不必激动,那一段,是祖上传言,有戏说成分,苏家没有证据。”
听苏锦荣这么说,李菲儿说“荣叔,话也不能这么说,说不定确有其事呢?再说年代确实也久了点,没有证据我们也就当做是故事听嘛。”
苏锦荣笑着点头“对,大家,当个故事。”
说完不知真假祖上故事,苏锦荣便说到了苏记真正第一代,也就是苏记创建那位了。
第一代的时候,苏记只不过是一家街边的小吃铺子,当时其实就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已。
苏锦荣微笑着说“听父亲说过,那时苏记早,中,晚,三餐都做,相当辛苦,但,坚持手艺,质量。”
经过初两代人努力,苏记真正开始崛起是第三代,也就是苏锦荣的爷爷那一代。
苏锦荣的爷爷年轻时是个不安分的人,喜欢走南闯北去见识,也确实在外面闯荡出些名堂。
后来参加了当时国内顶级厨艺比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