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断供危机,无解的难题(1 / 3)

第539章断供危机,无解的难题  吃过晚饭,胡杨正在老洋房的院子里散步,忽然接到了姜力行打来的电话。  “胡总,你又无形中给我们帮了大忙了。”  电话一接通,听筒里就转来了姜力行爽朗的笑声。  接下来他告诉胡杨,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发生了变化,正如方舟电脑成为了本轮zf采购中最大的赢家一样,原先一直无人问津的华芯通用芯片,一夜之间成为了香饽饽。  要想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在电脑这一块就绕不过去通用cu。  目前国内能拿得出手的通用cu,也就华芯的华芯一号系列芯片,虽然性能上和英特等国际巨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应用于办公电脑却是足够了。  被人抢走了一大块蛋糕的理想电脑,痛定思动,也找到华芯寻求合作。没办法,随着国内在某些方面的思路转换,未来的zf采购,国产化率绝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姜总,其实有没有我们几个人的推动,这份指导意见都会出台,最多也就是晚几个月到半年而已。所以啊,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你自己,感谢华芯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坚持和忍耐。”  胡杨是真的很感慨,华芯这些年默默无闻的耕耘,外部要抵御人家的限制,内部还要抵御各种谣言的中伤,非常不容易。  忍耐到现在,华芯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在zf采购这一块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不过,企业要发展,仅仅凭借zf采购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尽早打开规模更加庞大的商用市场。  “哈哈哈,我说不过你,就不和你争论了。胡总,鉴于华芯芯片的出货量大增,我想,华芯和芯通国际的合作应该再上一个台阶。不知道你们方便不方便继续扩大给华芯的代工规模?”  华芯的代工一直是个难题,即便是当初意法半导体顶住了老美的压力,同意给华芯代工,代工的数量和价格也不尽如人意。  现在,华芯已经有了和芯通国际的合作基础,因此姜力行想加大订单的数量。  不过,他也很清楚,欧美有些人一直在阻挠芯通国际和华芯的合作。比如,国际光刻设备巨头,就在这一方面专门给芯通国际,设置了限制性条款。  条款明确规定,不能利用asaaal的设备,给华芯做代工。  “代工应该问题不大,目前芯通国际的产能也是够的。不过,姜总,你们的cu打算采用哪一种制程工艺呢?如果是先进制程,就需要用到asaaal的光刻设备,事情会稍微麻烦一点。”  在华芯没有大规模商用之前,芯通国际哪怕是悄悄的给对方代工一部分先进制程的cu,问题都不大。  但是,随着这一次zf采购的结果出来,再加上“指导意见”的实施,华芯和芯通国际就都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目前,魔都微电子设备公司,不久之前才给芯通国际交付了90n光刻机。如果用这种设备生产华芯的芯片,当然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之前为华芯代工的cu已经应用了65n制程工艺,接下来可能会用到40\45n制程,芯通国际只有等设备进行改造以后,再配合新研发的先进生产工艺,才有可能大规模为华芯代工。  公然违反和asaaal签订的协议,还是有很严重的后果的,哪怕这个限制条款是不公平的条款。  “胡总,我们即将在来年推出华芯一号c芯片。我希望新产品能够应用45n制程工艺,这对提高cu整体的性能、降低能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如果芯通国际不方便,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款cu的推出时间再往后延。”  姜力行也知道芯通国际的难处,他没有强求,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姜总,我现在不能给你肯定的答复,我只能说是尽力而为。这样,我如今就在魔都,回头我和孟总他们商量一下,尽快给你一个说法。”  胡杨不是想推脱,他想趁此机会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挂了机,胡杨给孟如松打了一个电话,请他通知公司的高层,明天在芯通国际开一次会议。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