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这一口鬼佬话她是哪里学来的?几个印度客人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直摇头。,这个印度鬼佬的趣闻张建国曾听一位做外贸的大学生吹嘘过。那大学生的鬼佬话可没有这姑娘好听。
这姑娘说话着实好听。张建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就那声音已经可以让人很想亲近。会场上喜欢这姑娘声音的人可不止张建国一个人。
张建国留意到,上午跟在姑娘后面迟疑着要不要动手的执勤人员在与姑娘打招呼后,似乎成了她的朋友。中午遇见她,还主动领她去展会指定的地点用餐。到了下午,更不得了,执勤人员干脆领着与鬼佬洽谈生意遇到语言问题的参展商来找姑娘,说是她的外语说得好,可以临时帮忙做翻译。
那年头,做生意的人多如牛毛,懂外贸英语的人可是凤毛麟角,稀缺得很。
如此稀缺厉害的人,她的产品一定也会是稀缺厉害的。
张建国家境贫寒,学校里的书读得不多,他所有的经验和常识都来自于自己不那么平坦的社会生活。他喜欢看别人怎么生活,观察别人的生存手段,然后,自我模仿学习或是亲近跟随。
慢慢地,他发现从厉害的人身上学来的东西越多,自己挣钱的方式也就越多。当口袋里的钱可以支持自己有些选择的时候,他到了展会现场。
展会上的东西琳瑯满目,资料五花八门,看得懂看不懂的,只要觉得稀奇眼生,他就会走上前去,站在摊位边上,细心地听别人的对话。
价钱、行情、技术、工艺、使用领域,一天下来,他对这次展会的生意价值有了自己的看法——开个小厂,做点制造业。
制造业,这词汇是他在展会上听得最多的东西。是要做点制造业,做点别人没有的东西,这样的生意好过老家出来的前辈们的生意。前辈们的生意有钱赚,小钱,不稳固,还容易被人拖欠费用,讨个钱要搭上半条命,龟孙子似的。是要做点制造业,像个真正的老板的样子。
张建国拿定主意,睁大双眼,竖起耳朵,他要拜高人,求真经,做点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