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武媚娘行至门前,就见一位雍容华贵的贵妇走了进来,虽然两鬓微白,但是气质上佳,保养的相当不错。。
此人便是武媚娘的生母,代国夫人杨氏。
“母亲,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向我的宝贝女儿道贺来的!”
因为他们母女是共患难过,感情非常要好,这一见面,就是手拉着手,真是一对娇艳的母女花!
武媚娘笑道“母亲,弘儿可也是你的外孙。”
杨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忽然左右望了望,“我得宝贝外孙了。”
“在花园玩着了!娘,你请坐!”
母女二人坐了下来,杨氏感慨一声,道“弘儿总算是当上太子了,你是不知道,我这心可一直为这事悬着的。”
武媚娘笑道“母亲,你这就是太杞人忧天,这不过是迟早的事,犯不着为此担忧。”
杨氏呵呵道“母亲这胆儿比较小,哪有你那般心气。”说到此处,她顿了顿,道“不过女儿,我这两日倒是听到一件奇事。”
武媚娘好奇道“什么事?”
杨氏道“我听闻韩艺曾上奏保太子。”
武媚娘笑道“这是许敬宗告诉你的吧。”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杨氏笑着点点头,又道“也就是说,这都是真的?”
武媚娘点点头,道“确有其事。”
杨氏惊讶道“这这韩艺不是你的人么,怎么!”
武媚娘稍稍抿了口茶,将茶杯放下,才道“这一道奏章无关大局,亦不可改变什么,韩艺会愚笨到上一道无关痛痒的奏章,来背叛我?”
杨氏愣了下,道“倒也是的,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武媚娘不答反问道“关于弘儿的事,母亲应该也出了不少力吧。”
杨氏错愕道“你为何突然说起这事来。”
武媚娘笑道“那李忠不管怎么说,都是陛下儿子,那王氏被大火活活烧死,如今李忠又要被废,要是朝中上下还一致弹劾李忠,那就会显得咱们欺人太甚了,虽然不会影响结果,但是总会让陛下心里有些不舒服,因此韩艺那一道奏章看似是在保李忠,实则是在帮女儿。”
杨氏点点头道“原来如此!这韩艺还真是聪明啊!”
武媚娘道“他的聪明远不止如此,他总是在最合适的时机,做着最合适的事,不瞒母亲,陛下已经决定让韩艺当弘儿的老师。”
“韩艺?”
杨氏惊讶道“他恁地年轻,如何能够当太子的老师。”
武媚娘道“他恁地年轻,就已经当上宰相了,其实女儿也觉得他足以胜任。”
杨氏眉头紧锁,瞧了眼武媚娘,嗫嚅着不语。
武媚娘笑道“怎么?难道母亲还有什么话,不能跟女儿说的么?”
杨氏干笑几声,道“那我要说了,你可别怪母亲多嘴。”
武媚娘点点头。
杨氏道“我听说韩艺跟太尉那边的人走得很进,据说上回那吏部尚书唐临还帮了韩艺一个大忙。”
武媚娘笑道“这事我也听说了,是非因果,想必母亲肯定也道听途说了。”
杨氏讪讪一笑。
武媚娘继续道“但是母亲又何不想想,这韩艺出身卑微,但却得到陛下的宠信,因此朝中多数大臣都看不起他,排挤他,甚至于除之而后快,当初可谓是四面楚歌,韩艺能不想办法保护自己吗,其实这些事,他都跟我说过。”
“你知道就好,你知道就好!”
杨氏连连点头,又道“不说韩艺了,今儿可是咱们弘儿的大喜日子。女儿啊,这东宫!”
武媚娘淡淡道“此事陛下会做主,母亲就不用操心了。”
“对对对,陛下会做主的。”杨氏点着头,显得有些尴尬。
许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