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镇压山中灵泉地脉,以无边佛法将此山灵气恢复。你半年后依回不周山,守护灵山,为期九年,你可愿意?若是不愿,也可在龙象庵修为,你师伯也有用你之处。”
萧清连忙道“弟子巡山大半年,对不周山甚是了解,当然愿意在不周山。再说,弟子也有些淘气,在不周山天宽地大,甚是逍遥。留在龙象庵,多气闷。”
此时禅心清灵,也不隐瞒,将心头所想原话说出。心头有些奇怪不周山的布置,但也不追问,毕竟此时还有要事在身。
说话间,萧清见花子师伯一脸有苦说不出的样子,一边递过几把小剑和一团奇光,一边笑骂道“人可得完好无缺的给我抓来,要是跑了,你就充数顶上。两个千年妖魂更不许有丝毫损伤,整个收来,你师父有大用。无论你是拐是骗,是偷是抢,都得给我办到。”
萧清心头一奇,知道是师伯存心暗中收拾他,哪里有和妖魂妖鬼打架,不损伤他们元气的道理?这不是逼着自己,向师伯学习各种坑人的法子吗?
花子师伯,你还真是货真价实的坑徒弟!
不过有九宫神剑和元磁至宝在手,大概也能想想法子,连忙收过两宝,答应下来
杨瑾等凌浑交代完毕,手中青光一亮,昊天镜化为丈许方圆出现在空中,现出一片崇山峻岭来。凌浑手掌一挥,飞出一片金霞,簇拥着萧清的身躯,如飞般泻落在镜中景物中。
萧清见眼前一花,就立身在一座平崖上。知道已至嵩山,身形都被昊天镜神光所隐,知道距离平凉至少也有一千多里路程,师父用宝镜之力轻轻就送了过来,比起千里庭户、缩地成寸的法术强了无数。
见脚下是一小石台,上有一棵老松,下有石墩磐石,石上刻有棋盘,但已满是苍苔,不知道多少年未曾用过。
对面是一片洁白如玉的石壁,山岚如带,将山顶的古松石壁上下缭绕,越发显得仙山灵境。山中隐隐传来一两声疏钟清磐,知道就是半山的少林古刹所发。抬头一看天色,见东边已经泛起少许亮光,下面的大和尚应该起来坐晨课了。
心头也有几分唏嘘,他一心向正,折腾得天翻地覆,死里逃生,居然变成了禅宗真传,也和下面的千年古刹有了少许渊源。只是仙凡相隔,就算要下去游览,也得以凡人之身前去,不可炫耀。
略为收摄心神,就朝前面嵩山二老故居走去,见对面石壁宛如一块,连洞门都找不到。师父也不告诉出入解禁之法。
刚浮现出这念头,不禁暗骂自己一声,果然是天字号第一大傻瓜。要是他开启洞门,师父师祖的苦心安排岂不作废?
心头一动,就施展先天戊土遁法,化为一道细如游丝的黄光,朝斜对面的乱石钻去,先入石头数丈,才掉转方向,向正面的石洞仙府侧壁遁去。
才飞出三四十丈,前面泛起片片金霞,认出正是《九天元经》所载的太清五行禁制迷踪之术。唯恐开启禁制现出痕迹,也不破禁,而是飞出太清神光,笼罩在外,按照五行生克变化,上下绕行入内。
此时不知道是得授佛法,还是功力又精进几分的缘故,见预计一盏茶时光的飞遁,片刻就完。金霞一闪,就落入一座宽敞明亮的石洞内。才一站定,心头不禁愣住,在当中的石台上,一个小道童正盘膝跌坐,外罩太清神光,正闭目调息。
多看两眼,才发现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幻影,连自己都看不出丝毫破绽。石台上还有几个淡不可查的字迹——“疑真似幻,无相仙法。”
心头越发佩服,知道是白师伯这个隐形大行家传授诀窍,弄虚作假连一点细节都不遗漏,才能欺瞒天下人。
连忙照着指教,也不现出踪迹,将遁光化为一道游丝,从石台上钻进,见下面果然没有太清神光封禁。却暗藏了一面宝镜,正是师父佛门至宝之一的迦叶金光镜,连忙取过,钻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