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司中的几位弟子出去巡守后,院内便只剩下小花与陆重六。她以气控剑,隐月剑便脱手而出,来到身前。
接着,小花闭上了双目。
她在回忆石门阵法。
同时,隐月剑开始循着石门死阵中的那些脉络划出剑迹。
由于小花的刻意为之,这些剑迹清楚的显现在半空之中。
等到隐月剑将石门死阵的脉络一一走完,小花收了剑。
至此,半空之中的剑迹形成了一道道极为复杂的线路。
这些线路,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幼童涂鸦,但在陆重六看来,绝对是极其深奥的剑理。
他看了这剑迹许久,心中生出一些领悟,然后朝小花道:“差了些东西。”
小花点点头:“破绽之处有符印补充。”
“万法归一,着实精妙。”陆重六修行数百年,眼光独到,自然看得出小花飞剑之踪迹是一套极为复杂的剑法。
但真的复杂吗?
陆重六手掌微动,原处于半空的那团剑迹便来到他的身前。
此时的剑迹,因为剑意不曾散去,因此脉络上流露着一道道光芒。
“这阵法你是在哪看到的?”
是的,陆重六已经看出这剑迹之中暗藏的剑法加上那些符印,便是一套阵法。
“南域。”小花不想说太多,反问道:“师兄能看出些什么吗?”
“剑迹过于繁琐。”陆重六再次看着身前的剑迹道:“虽说复杂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但不全是虚招。”小花回道。
她的意思,陆重六自然明白。那就是这组成阵法的这套剑法苏日安复杂,但大多都是实招,而是其内任意一招都是威力极大的杀招。
“你闪开些。”
陆重六示意小花退到一旁,然后唤去黄舟剑开始了剑游。
至于剑迹,与小花刚刚施展的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陆重六悟性也是极高的,如此繁琐的剑术旁观一遍即会。
但陆重六的剑迹并未留下划痕。
因为不需要。
他要的是其内的剑意。
等到陆重六收剑袖中,他站在原地继续思索了许久。
小花没有上前打扰。
她拜入依山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依山几位剑道大成的师兄十分了解。
无疑,自依山第三代的大师兄死后,陆重六便是依山三代弟子中剑道最为精湛的一个。
便是依山掌门都说,泥腿子大智若愚,不下于我。
因此,小花才想起提问于对方。
至于问掌门,她想想还是算了。因为由着程言泉的性子,肯定要将小花从哪里看来的阵图弄得清清楚楚。
但陆重六不会。
因为这位五师兄是个话很少的人。
同样,也是个不喜欢泄露秘密的人。
……
不知过了多久,日头都开始西落了,陆重六终于睁开了双眼。
而小花则在对方脸上看到了一些释然。
想来这便是解惑了。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陆重六说的话来自易经。此经不属于道家,亦不属于儒家,而是远古圣人撰写的。
而道儒两家则是因为易经才得以兴起的。
这便是先有易经,后有道儒。
同样,玄宇之内许多大派的功法玄技也由易经中悟出。
因此,易经又被称作源经。
而陆重六此时说的这三句话,便是源经总纲中的最后三句。
其意则有无数,因为角度不同,看法便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