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经济改革(3 / 3)

当然采用的是密字签押,选用十二个密字代表十二个月,再选用三十个密字代表每月的每天,数字当然也有密字。

然后再根据这些密字组合成一个只有钱庄看得懂的信息几月几日在那个票号存了多少钱。

这些,对于对于庞统、陈宫、贾诩还有杨弘和袁涣等文臣还是非常陌生的事物,但对于陈仓这个生意人加他的岳父大人来说就很容易接收了。

于是,熊晨飞就将创办这个时空第一家钱庄的任务交给了陈仓,毕竟如此重要的工作他还是要交给绝对信任且有经验之人来办…

◆◆◆◆◆◆

就在曹操和袁绍那三个不孝子鬼打鬼的时候,熊晨飞遵循天时,却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休养生息。

各郡、县士卒、郡县兵除了在所属的屯田上耕种谷物,就是帮助家人耕种谷物之外,还参与兴修水利,避免夏季洪水泛滥,剩下的时间里,除了五天聚在一起训练一次,就是充分的休息,养精蓄锐。

熊晨飞在接下来这三个月里,首先就办了一件人人称道的大事,他宣布免征算赋,也就是免征人头税,同时开始施行按户纳税的户调制。

这个惠民政策无疑让民众得到极大的实惠,一时之间万民欢腾,熊晨飞差一点儿成了万民生佛。

要知道,汉代课征的“人头税”主要有“口赋”与“算赋”。“

口赋”是对七至十四岁的少年儿童征收的一种税,每人每年缴纳二十钱,作为皇室收入。

当时,为了推行国家的有关社会经济政策,算赋对商人、十五岁至三十岁的未婚女子、以及奴婢均有加重征收的规定;对孕妇、产妇、以及有年过八旬老人的家庭则有免征规定。

此外,汉代规定百姓从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均有服徭役的义务,徭役的种类主要包括道适龄男丁一生中须到国都服兵役一年,称为“正卒”;到边塞戍守一年,称为“戍卒”;每年在所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不能服徭役者,须缴纳代役金,称为“更赋”。

在这种赋役制度之下,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身份以及婚姻、生育等情况直接关系到“人头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只有准确掌握人口动态信息才能确定百姓应承担的赋役义务和应享受的税收政策,人口核查成为实施这种赋役制度的前提条件。

于是熊晨飞下一步就是计划在自己所辖的九江、广陵以及淮阴、江乘和盱眙开展一次面的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