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所谓孔明(2 / 4)

涩声说道;“石广元?”

长时间躺在床上没有说话,使得他的的声音有些沙哑。

见到他问话,石韬忙不迭的点了点脑袋。

刘力扬努力搜寻着脑海中的记忆,想起眼前青年就是他这个身体的好朋友,姓石名韬字广元。

他和自己还有与崔州平(名钧)、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还有庞统都是一起在水镜山庄求学的好友。

不过,石广元的造型也比较雷人,高大的身材,加上满脸的横肉,以及袒露在外面黝黑的胸毛,一下子就让他想起前世电视中,李逵刮光胡须的模样。

强行忍住想笑的冲动,刘力扬有些嫉妒地看看了石广元的胸前,那些充满男人味的胸毛。

考虑到这个时代,自己的也是高大帅气,他心中这才平衡了许多。

◆◆◆◆◆◆

其实早在七天以前,刘力扬就已经鸠占鹊巢,占据了诸葛亮的身体来到这个时代。

然而这具身体那庞大的记忆,却让他整整花了七天时间,才初步融合。

因此这些天,他虽然一直昏迷不醒,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却是全部了然于胸。

他在这具身体最后的记忆中似乎看到诸葛亮的本尊上上采药的时候不小心摔下一个陡坡结果头磕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受了重伤。

然后诸葛亮本尊的意识便陷入了沉睡,而他自己的则不知道怎么就“鬼上身”一般就占据了他的身体…

诸葛亮的灵魂虽然已经换成了刘力扬,但是这具身体留给他的本能和记忆还都存在,让刘力扬很容易就熟悉了这个时代的一切…

从这具身体的记忆中的刘力扬看到了诸葛亮本尊坎坷的遭遇…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有名的琅琊诸葛家。

当时的徐州琅琊国的阳都县是个好地方,那里大河奔流,山川秀美,沃野千里,灵气十足,交通便利,商贾云集。

关键是,阳都城深受楚文化和鲁文化的熏陶,人们温饱有余而知书达礼,文人墨客无不争相而至。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是兖州泰山郡的郡丞,郡丞是郡太守的助手,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地位不算低。

其远祖诸葛丰是东汉元帝时的司隶校尉,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

这是一个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兼公安局长的重要职务。

因为诸葛丰刚直不阿,当时京城有民谣“间何阔逢诸葛。”就是说,那些小瘪三和飞扬跋扈的公子哥怎么突然躲得远远的呢?

那是因为遇到了诸葛丰。

为此,诸葛丰得罪了不少权贵,被免官归乡,死于家中,临终之时,传下遗训“不为良吏,便为良医。”

诸葛亮在在家里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大哥诸葛瑾和一名字已不可考的个二姐,下面有一个弟弟诸葛均和一个名字也不可考的小妹。

◆◆◆◆◆◆

但是4岁那年,母亲章氏去世,12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

从此,成为孤儿的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及姐姐、妹妹尽管被叔父诸葛玄收养。

但毕竟是官宦世家,还是有些祖业,没有沦落为附民。

所谓附民,就是为了逃避政府征税而把自己的田产挂靠在大户人家名下,当然,每年得向大户缴纳一定额度的挂靠费。

所以,诸葛亮境遇尽管不如以往,但相对于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来讲,他还是挺幸福的。

但是,厄运从他14岁那年降临了。

曹操为父报仇,一路杀奔徐州,整个阳都城城尸横遍野,残垣断壁,一个富庶而饱经鲁文化和楚文化浸润的乐园变成了人间地狱。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身着官服,持剑怒目站立在大门口,保住了诸葛家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