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激战历阳(上)(2 / 3)

凌操一跃而上,用盾牌狠狠砸在另一名龙之团士卒士卒身上,愣是将他活活砸晕,伸手就想要拿过他手中环刀。此时,却突然听到耳旁风声响起,他连忙斜身躲过,接着双手举起手中盾牌。只听“砰”的一声,长枪直刺在盾牌之上,火光四射。

凌操所持盾牌是军中典型的圆盾,内以硬木为心,外覆精钢铁皮,寻常弓箭无法伤其分毫。

但在野战之中却很少有人使用,因为它防护面积实在太过有限,直径仅有一尺五寸。但正因为它短小轻便,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攻城之时,大部分人更愿意持这样的圆盾。

毕竟顺着云梯攀援,时间就是生命。而且只要护着头部,大部分时候便可确保安全无虞。

◆◆◆◆◆◆

凌操乃吴郡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人,其人“轻便有胆气”。早年跟随孙策转战江东。每从征伐,常奋勇当先,因在征讨山越中有功被封为破贼校尉。

孙策死后,因为其有一身武艺,且胆大心细,瞬间便折服治下士卒。周瑜念其才能出众,每次都让之担任军中先锋。

凌操感恩戴德,对周瑜言听计从,每次强攻必舍生忘死,以报其知遇之恩。

凌操斜眼望去,发现那龙之团士卒身穿铠甲,一看就非寻常士卒。他此时手中尚无武器,不敢与之硬拼。因而就地一滚,借着盾牌之坚,将全身的重量压在长枪之上。只听“咔嚓”一声,枪柄顿时被压作两段。那名龙之团士卒脸色明显一愣,完全没料到凌操会如此动作。还未等反应过来,便感觉腰间猛然一凉,低头望去,发现腰间没有防护的位置正插着那个枪头。

凌操“嘿嘿”一笑,抽出枪头,带出一团血肉。旁边龙之团士卒大怒,几人一起冲上前来,各持长枪朝凌操刺来。凌操左突右闪,盾牌上下飞舞。虽暂时被压制,但却没有丝毫受伤,牢牢控制云梯登口处。

几个江东士卒瞬时攀上,与龙之团士卒战作一团。凌操接过自军士卒抛过来的一把环刀,抖擞精神,持刀杀入战团,一时披靡四方。

庞统听到不远处吵闹之声,心中微急,连忙率领近百士卒赶过去支援。他看到此时也仅有十数名江东士卒登上城墙,心中稍安。右手一挥,几乎所有士卒瞬时便冲了过去,同时他暗暗向留在自己身边几个士卒使了使眼色。

几个士卒会意,连忙朝城墙垛口跑去。但是他们没有朝城下江东军射击,反而全部瞄准侧旁云梯上的士卒。一箭便射中一人,不时便有七八人被射落云梯。他们都是庞统从军中千挑万选而来的神箭手,就是为了应对类似此刻的情况。

一时间涌上城墙的江东军减少了不少,而守军则在不断增多,凌操逐渐感觉到了压力。但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挥手招呼城下弓箭手瞄准朝自己方向射击。心想只要有足够数量的自军士卒登上城墙,自己便有把握拿下历阳。

◆◆◆◆◆◆

但此刻“叮叮”的鸣金声却不合时宜的响起,凌操脸色微愣。旁边士卒大声道“凌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凌操用刀劈开一个龙之团士卒,大声回道“你们先撤,我断后。”那名士卒为凌操亲兵,深深了解自己长官的个性。也不多劝,朝凌操拱了拱手,连忙招呼其他士卒向下爬去。

当看着最后一个江东士卒下了云梯,凌操大喝一声,手中环刀舞的虎虎生威,将自己身旁的龙之团士卒全部逼散开来。接着猛然一跃,双脚夹着云梯边缘瞬间便滑到了城下。他抬头望了望伸出头来的龙之团士卒士卒,发出一声冷笑,接着快步朝自军方向奔去。

凌操满身是汗的跑到周瑜身旁,无比沮丧的问道“大都督,怎么这时候撤军了?如果你再给我一个时辰,说不一定我就能攻攻上城楼!”

周瑜微微一笑道“龙之团援兵已经到了,此时距历阳已不足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