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但至少保全了他的儿子张泉…
想到这里谋熊晨飞不仅一声叹息…
◆◆◆◆◆◆
此时的熊晨飞脑筋飞转,将所有的前因后果在脑子里不断推演…
但不管他怎么推演可以说,张绣的死都是注定的。
一方面其势力先天不足,必须投靠他人;另一方面其智不足,跳进了贾诩挖的大坑。
张绣势力先天不足,只有一个小小的宛城,而才智不足,在乱世之中,则一定会中人暗算。
贾诩的计策,看似为张绣利益考虑,实则处处为自己打算。
如果张绣才智足够,则一定能够看出贾诩包藏的祸心。
首先,贾诩的第一条是处于较弱一方,曹操会感激且重用张绣。这一条要想成立,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袁绍不能败。
如果袁绍败了,就像曹操对待许攸一般,曹操对张绣的感激会慢慢变为习以为常,直到不再重用。
再然后,只要张绣犯错一次,曹操便可以抓住机会小题大做将其杀掉,而不会落得杀贤之名。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以贾诩这种能看透人心的毒士,不可能不清楚这点。
如果袁绍不败呢?
袁绍不败,干嘛要投靠曹操,投靠袁绍不就成了!
于是,投靠曹操,不管袁绍是成是败,张绣的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但投靠袁绍,张绣尚可在袁绍取胜的情况下还能自保。
以贾诩的才智,也不会看不透这个逻辑关系。
那么,就剩下一种可能了,这种可能就是贾诩看到了袁绍必败,且投靠曹操,受到重用可保富贵的不是张绣,而是他贾诩。
其次,第二条是曹操是争天下之人,为了树立求贤之名,一定不会杀张绣。
这一条要成立,则必须有两个条件。
一是曹操一直处于争天下需要人才的状态;二是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要比张绣及其儿子的命还长。
但事实上曹操不可能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
一旦曹操及其子孙取得天下,那么张绣的利用价值会逐步缩水至几乎到零。
这个时候也就到了算前账的时候,张绣还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熊晨飞相信贾诩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即便张绣的投靠对曹操有恩,对曹操的子孙却没有恩。
即便曹操是一个胸襟宽大之人,可以一直容忍张绣。
但是,曹操终究是个凡人,是人总是会死的。
熊晨飞从后世的角度看,在那个时空的207年就在曹操曹操元整乌桓前曹丕就开始清算张绣逼得他自杀身亡。
而曹操死后曹丕一上台就找了个理由杀了张绣的儿子张泉,张绣的血脉就此断绝…
事实上,事情也是这样发展的。作为参透人性最阴暗面的贾诩,也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熊晨飞以上三点分析得出结论贾诩是在利用张绣,动机是为自己在曹操阵营取得重要地位。
贾诩明着是在帮助张绣,实则在暗害张绣。
从上面故事的发展及分析,熊晨飞已经看出,张绣的死局是从杀死曹昂、曹安民开始的,其才智的平庸又使其摆脱不了这个死局,从而被贾诩暗算。
◆◆◆◆◆◆
那么,张绣的死局能不能有解呢?
实际上,在那个时空,张绣的死局是没有解的,但是却有办法不连累其子孙后代。
那就是一心一意的投靠刘表或者江东孙吴势力,避开曹操这条线。
投靠这些势力的任何一方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刘表或者江东孙吴,一定会猜忌张绣的投靠,吞掉张绣势力壮大自己之后,就会想办法除掉张绣以防不测。
而张绣的应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