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了,包括陈艳、左潇二女和马钧在内所有人看向熊晨飞在这个“龙之子”的眼神都充满了钦佩和崇拜…
于是,很快在龙之团的领地上,就大量出现了这种近乎神器的取水灌溉工具“翻车”
这种新型取水灌溉工作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
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
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
同时,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中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熊晨飞深知这个时代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非常容易着火,于是提出了第六个“系列发明”画出了灭火工具“水龙、“乾坤袋”、“仙水囊”的草图并”演示了自己用泥巴捏出来的简易的“水龙。
其工作原理是一压一抬木质手柄,装在桶里面的水受压就会通过水管喷出来,这时只要将软水管对准着火点,就能灭火了。
但由于这个时代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原本应该用软水管的只能用竹管替代,但后来实际制造出的“水龙”也能喷水三四丈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乾坤袋”其实就是用马或牛的皮做成的,可以装三四百斤水。
袋口绑起来,插进一根去节的竹子,水就可以通过这根竹子流出来。
出现火险时,就由个壮丁抓着竹子借助袋口,向着火点注水。
而“仙水囊”其实就是用猪或牛的膀胱做成,里面装着水,起火时,把这些水囊扔到着火点上,水囊被烧破,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灭火。
同时,熊晨飞还要求在所辖县城都要设立“灭火营”在重要的区域特别是娘草辎重仓库必须配备储水的大缸,用于防火安全。
◆◆◆◆◆◆
紧接着,熊晨飞推出的几个“发明”都是和军事有关的。
他的第七个发明叫“超级云梯”
要知道古代的攻城器械云梯,可不是后世电视中看到的那些梯子,能够轻易被城墙上的士卒推翻。
古时候的医疗水平有限,如果士兵被从十多丈高的城墙上掉下来基本上不被摔死也成了残废。
若果真带着那些简易的梯子攻城,完全是在找死,更是对士卒们生命的不负责任。
想要用这种梯子爬上城墙,更是有些痴人说梦。
攻城用的云梯,如果将它竖起来看就是一个直角三棱柱。正常来说,可以把云梯当成一个庞大的陡坡,是一个立体型的攻城器械。
在云梯下面根据云梯的大小有许多轮子,攻城之时只需要将云梯推着就可以抵达城墙下面。
在攻城的时候,庞大的云梯紧紧贴合在城墙之上,直角的那两面一面贴着城墙,一天挨着地下。
只要利用刹车将轮子刹住,不管城墙上的士卒如何推动云梯,都很难将其推倒。
而且云梯的宽度很宽,一次性可以有好几人一起往上面攀爬。像那些极其庞大的云梯,甚至可以一次性有十几人人往上攀爬。
这样一来,士卒们相互合作,就能够更容易攻到城墙上面。
然而,云梯毕竟是木头制作,若是城墙上面的守军用火攻,很容易就能将云梯烧个干净。
云梯的制作成本并不低,打仗起来却非常容易损坏。
除非城上的守将完全不会守城,想要用云梯攻到城墙上面,也只能慢慢将里面的火油完全消耗,或者出其不意攻入城中才行。
可以说,古代战争只要守城方做好准备,有源源不断的守城物资,想要强行攻城绝对十分困难。
不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