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祸从口出(2 / 4)

布,自顾不暇,要想争霸天下,除非有奇迹出现!此利四也。有此四利也,何愁我江东不胜?”

孙策听罢又是一声“好!熊都尉,那你再说说我江东如何才能一统天下?”

熊晨飞知道他有此一问,心中早有应对之策,好整以暇道“主公,请恕臣斗胆直言,观天下大势,袁绍和曹操最都是勇将如云谋臣如雨,乃当今争霸天下最有利的竞争者。

但他们同处北方,互相掣肘,两人一天没有分出胜负,都没有余力南下或西进。

而且就算两人分出了胜负,余下一人最少也要花五年以上时间解决好无后顾之忧后才敢向南或向西扩张。

马腾虽有马超、西凉骑兵之勇,但也和刘备一般没有智谋高超的军师辅佐,也难成大事。

加之马腾和韩遂则有点像袁绍和曹操,一山难容二虎,面和心不和,总有一天会反目成仇,也不足为患。

刘璋偏处一隅,一心只想自保,好色懦弱,毫无大志。若被我江东大胜几场,必然投降。

刘表虽得荆州之利,但本身也是毫无斗志之辈,加上其外戚势大,儿子又不争气。若刘表早亡,荆州必祸起萧墙。

袁术更是好大喜功之辈,整天好做皇帝梦。主公曾以传国玉玺与之交换兵马相助,若再假意向其称臣,建议其称帝。此人必按耐不住。

一旦称帝,各方诸侯必定群起而攻之,灭亡之日就不远矣!

而此时正是我江东席卷天下的千载良机。

我们现在应该趁袁绍曹操自顾不暇之时,先击袁术,后扫刘表尽得江南之地,再谋益州天府之国作为稳定的后方,若再得陇右、凉州,则天下大势定矣!”

熊晨飞熟知三国历史,这一番分析除了借鉴了少许诸葛亮隆中对的观点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的分析。

其实,在现实历史中,若孙策真的按照这一战略方针执行,确实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可惜运气太差,袁绍和曹操决定北方霸主地位的官渡之战前不久就被刺身亡。

如果他能不死,趁曹操收拾残局,马腾韩遂不和,刘备羽翼未成之时,击败攻取袁术刘表,说不定历史真的会被改写!

◆◆◆◆◆◆

孙策和周瑜都是熟读兵法,更在各方诸侯安插了大量眼线,听到熊晨飞这一番分析,均点头称善。

但听到熊晨飞说孙策用传国玉玺向袁术换取兵马相助时候,无不脸色大变,两人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骇和恐惧。

殊不知,这等以传国玉玺换兵马之事虽然对于后世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在当时因传国玉玺牵涉重大,更关系到江东人的颜面,因此,此事进行得相当隐秘,只有当事的袁术、孙策两个人才知道内情。

孙策当然不会隐瞒周瑜这个好基友,所以此事只限这三人知道。如今熊晨飞却对此事了如指掌,就像亲眼看到一般。怎么不让他们感到惊恐万分。

两人对望一眼,都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烈的杀机。

只可惜,此时的熊晨飞还在侃侃而谈,根本没有看到两人表情和眼神的变,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一个足以让他粉身碎骨的错误。

以传国玉玺换兵马相助此等隐秘事关重大,他之所以知道这个秘密,只是因为有一千多年的历知识积累,但因为涉世经验不足,还天真的以为孙策和周瑜真的欣赏自己,竟然毫无顾忌的说了出来。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已经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此时的孙策虽然知道熊晨飞可能会是自己获得太平道三卷天书的关键,本身亦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权衡利弊下,也只有下手除掉他。

但自己刚刚擢升他为会稽郡的都尉,又大摆筵席为他接风,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理由就杀掉他,不但会影响军心。也会连带让其他有意在江东求仕的贤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