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影评人也是要过生活的呀(2 / 3)

分钟的绽放。

本人倾情推荐,好评指数45,出色的电影,你将度过一段愉快的观影时光。”

至于代价,雷阿伦花了五万美刀,总价值与路西的男主角片酬加编剧薪水相当。

这就是职业影评,除了那些真正的大制作,或许能吸引来大量影评人为其宣传,其他中低规模的电影,大多是需要花钱买影评的,别人在报纸上的专栏,那也是需要竞争的啊,你不给钱,别人凭什么把篇幅给你?

这与私交无关,是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基本不会有人去破坏,你今天免费给一部电影做了影评,搞了宣传,明天另一部电影你收不收钱?你不收钱,其他收钱的怎么看你?你还想不想在圈子里混了?

不过这都是职业影评人才能拿到的钱,更低档次的比如网络水军之流,价位就要低很多了,不过网络水军的效果一般,一旦搞不好还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所以在电影行业里占比不大,更多是在做病毒式营销的时候起个风头罢了。

介于成本上的考量,雷阿伦没有选择传统的纸质媒体,而是大量雇佣了网络影评人,这些人更像是半职业化的存在,收费不高,而且更有活力,但这种新兴的宣传方式究竟有没有传统方式比如纸质媒体的效果,谁都说不好,更多时候那些大公司也就把网络宣传当个添头,更多的资源会放在电视渠道和纸质媒体上。

但小众电影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不会有什么公司闲着无聊雇佣其他水军来黑你,这也是小众文艺片在网络评分上往往高于大制作商业片的原因之一。

现在《天使》这部电影的网络评分就非常高,足足有95的评分,不过在打分人数的数据上就很难看了,只有区区几百人,这里面还有雷阿伦雇佣的一百五十水军账户!

哈利丹尼尔就很希望自己这部电影的评分降下来,起码这说明有更多人去看了自己的电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颇有一种圈地自嗨的感觉。

“哪怕来个人说说我哪里拍的不好都成。”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很快,更多的影评也相继出炉。

“出色的新人作品,对人性的思考广而不精是比较可惜的地方,但演员出色的表演很好的盖过了这一点,我现在脑海里都是那最后的转身一眼,期待导演的新作,更期待演员的新作。

个人评分8510,推荐观看。”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的导演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他对这个社会的现实已经有了不错的思考,拍摄手法的单一让整部电影的节奏有些沉闷,但考虑到电影本身不到两小时的片长,这一点也不是不可接受。

个人评分34,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果你有闲暇时光,那就去电影院看一看吧。”

……

很快,电影的宣传费用就超过了拍摄成本,上映的院线也从洛杉矶一座城市内的八家院线,扩大到了美所有大型城市里,总共104家艺术院线可供播放,如果成绩够好看,接下去还可以再度扩展到普通院线去放映。

路西因为这次的“涉电”而开通了微博(不要吐槽为啥美国在用微博!这是因为我用不惯脸书的模式,还是微博功能完善,就当那个世界的兔子和脸书狼狈为奸好了!),原本他是只有十几个死人粉的,但现在已经有几百人关注他了!

后来路西圈了一位大佬。

“你也来看看啊托尼史塔克”

本来这条微博下面都是劝博主不要异想天开的,谁不知道那位大忙人现在整天忙着拯救世界,怎么会理你这个小演员呢?

“先生,有一位您设置成特别关注的人在微博上圈了你。”贾维斯的声音总是那么平稳。

“哦?是谁?”托尼也不是任何时间都穿着钢铁战衣的,现在他就在沙发上看节目喝酒,享受生活。

“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