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慈母败儿(2 / 3)

盛唐风华路 衣白如洗 5231 字 2019-11-15

好自己还没资格让这位小爷这么笑,想来倒霉的不是自己。众人在心中自我安慰,同时对某个即将倒霉的人士表示同情。

“小郎君我们到了。”马车到了门口以后,蔡聪一直没下车,蒙宝来轻声的叫着。

这么快?蔡聪掀开帘子一看,可不是嘛,院子里还跑着几只鸡在啄食呢!不是自己家又是哪里。

“娘,我回来了!”蔡聪跳下马车大声的叫着。

“小郎君回来了,夫人出去了呢!隔壁村的来借粮,夫人过去招待一下。”迎接蔡聪的是一个婢女,忘记是哪一家送的了,一共四个。

“这等小事怎么还要我娘亲自去?卫国哥呢?”蔡聪皱起眉头,倒不是他摆谱,身份地位不一样了,做事方法自然不一样了,一个乡斗小民还没资格让一个诰命夫人接待。

“夫人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以前府里落魄的时候对府里也帮助过的,不能现在迹了就摆架子,拿腔调,所以亲自过去了。就在粮库哪里,刚去没多久。”

“知道了,你们把东西卸下来,我去找我娘。”

蔡聪说完就走,等他到粮库的时候,现人还挺多的,一个个穿着打满补丁的单衣,好一点的外面还有一件一样打满补丁的破旧袍子。都哆哆嗦嗦的抖着着,却两眼充满渴望的看着粮库。

“老栓,你说会要多少粮息呢?新迹的地主,也不知道心地怎么样,万一比西边的刘地主还高,那就惨了。”有人捂着手跺着脚的问着身边的人,脸上的担忧都刻在那岁月侵蚀过的皱纹里。

“不好说,我听人说,这是户善良人家,应该不会要那么高的粮息的。”被问话的人哈着气的说着,语气却不是很肯定。

蔡聪也是知道的,这借粮食过冬做种粮是常有的事,有些地主黑心的,要收几成的粮息,到了第二年农民还了粮再还息,基本上家里就不剩什么了。

蔡聪走了过去,守着粮库的人自然是认识蔡聪的,直接就放蔡聪进去。

“娘我回来了,卫国哥也在啊!”

蔡聪走进去看到一个中年人拘谨的说着什么,蔡姐儿和卫国在认真的听着。

“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见到蔡聪回来,蔡姐儿高兴的叫了起来。儿子不在身边她总是牵肠挂肚的,生怕出什么事。

“刚刚回来的,卫国哥你们先出去一下,我有事要和我娘商量一下。”蔡聪笑着对卫国他们点点头,示意他们先出去。

“你跟我出去,夫人和小郎君有事情,一会再接见你。”卫国转身对中年人不咸不淡的说着,带着他走了出去。

“儿子,他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以前还借粮给过我们家,所以……所以我打算借粮给他们。”蔡姐儿有些扭捏,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着蔡聪。她是知道儿子有多看重粮食,不然也不会死命的买粮食。

“那娘打算收他们多数粮息呢?”蔡聪想逗逗蔡姐儿,坏笑着问道。

“三成,不!三成半,不能再多了,再多来年他们又要借粮了。”蔡姐儿伸出三个手指紧张的说着,生怕蔡聪不答应。

“这个可不行。”蔡聪想都不想的说着,心中也是震惊不已。听蔡姐儿的意思,三成半已经是很仁慈了,要知道这放在后世就是高利贷了啊。

“啊?儿子求求你了,娘求你了还不行吗?”蔡姐儿蹲下来哄着蔡聪,就像哄小孩子一样。

“娘,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粮息太高了。就一成吧!”看着蔡姐儿快崩堤的红眼眶,蔡聪可不敢再逗下去了。

“啊?这会我们会不会太吃亏了。”蔡姐儿楞了一下,纠结了起来,虽然要做好事,可是这样做自己家会很吃亏吧。

“娘不是这么算的,我们要把蔡家扬光大,不但需要有钱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