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总有担忧(3 / 3)

一品江山记 莫凉儿 6637 字 2019-11-15

拳就是一门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东西。

他的手臂还有旧疾,所以出手的速度,力度都还不快,但是阳脉之中的气息却是已经在体内涌动。

随着气息涌动,气河之中那条气龙翻滚,龙目眈眈看着前方一道巨大的堤坝,在堤坝后方,武修八品第一关已经近在眼前。

练拳的人,除了内部那口气,还有一身拳意随心而走,这种拳意随心的过程,一般武修称为登堂入室,算是初步得了拳法真谛。

立命七式是玉捡传给刘不易第一套拳法,也是刘不易武修的修行根本,每一次出拳都是一次更深层次的积累。

老人虚眯着眼,阳光温暖照在身上的感觉特别好。

他能清楚的感受到身边刘不易缓缓而动的画面,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

拳法出的并不快,但是那股生生不息的奔腾拳意,已经初现端倪。

老人嘴角裂开些许,露出满意的笑容。

刘不易并不知道,他如今这种登堂入室的感觉,是多么难能可贵,修行一直有一句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弟子,武功也会有高有低,除开时间,练习次数等客观因数,剩下的就是资质。

三年刀,十年剑,五十年拳脚,千年仙,一个资质上好的武修苗子,想要练好一身拳意,至少也需要五十年的打磨。

但是刘不易才练拳不足两年,如今这拳意傍身的感觉虽说不是多么浑厚自然,连绵不断,不过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已经走过了别人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路,再说,拳脚分老少,修仙无辈分,刘不易后面的时间,还多着嘞!

不过撇开武修这边大好局面不说,灵修那边就分外惨淡,要不是有那枚古玉坐镇,估计那些灵山上的小精灵们就要集体饿死了!

相比武修霸道突破,灵修就更像一个针线活,除了灵力的精纯提炼,还有心性之上的修炼。

山中长生人,不问红尘事,说的就是这类人。

对于大修行者,特别是灵修,越到后面,心性的砥砺就更加重要。

刘不易如今才区区九品道士境界,但是在上清山人看来,已经有一个特别大的问心局困扰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