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证确凿了,你还有脸跟朕喊冤?”皇上勃然大怒。
他对姜湛私下里做的那些事情,被姜湛抓住的杀手,早就全都说了,而且皇上在此之前,已经命人秘密的去抓捕刑部的其他官员了。
这次他势必要肃清整个刑部,遏制朝中的歪风邪气。
朝廷里的大臣安逸太久了,很多都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尽管他们没有做出谋反之事,不过皇上依然不会就此放过。
他们做下的事情,已经算是霍乱朝纲了。
有罪的犯人,被他们就那么轻易的放走了,而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确因为家中权势得意脱罪。
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在扰乱朝中的法纪,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是朝廷的律法成为了摆设,百姓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
皇上向来是最重视这些的,偏偏这些要犯他的忌讳。
如果他们懂得及时收手,不要做的太过分,或许皇上还会看在他们曾为朝廷立下功劳的份上,给他们的家族留下一条血脉。
可惜刑部尚书等人冥顽不灵,根本就不懂收敛二字。
眼下罪证确凿,皇上岂会听他狡辩。
“皇上,微臣真的不曾做过,那些证据都是姜湛故意伪造陷害于我!”他咬牙道。
“放肆,姜湛刚回到京城不久,在刑部待的日子只有短短两个月,这些卷宗上记载的案子,最早的一件乃是七年之前了,那时姜湛还是个少年,他如何陷害于你?”皇上差点没被他气。
他就算是想要栽赃姜湛,也该想个好点的理由吧。
七年之前,姜湛尚且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哪里来的本事插手朝廷之事。
刑部尚书听到他的话后,便知道自己无可抵赖了。
刚才他太过心急,竟然忘记了卷宗的事情。
姜湛来刑部后,他一直妨着对方,不让他接触过去的案子,毕竟有些事情看似过的毫无破绽,他却也担心会留下线索。
毕竟这种事情做多了,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
结果姜湛却不声不响的,就拿走了卷宗,他落到这个地步,跟他的自大有着很大关系。
若是他在姜湛刚进刑部的时候,就想办法把所有卷宗都毁掉,今日就不至于被皇上当众治罪了。
最终,刑部尚书被皇上下令暂且关押了起来。
他想要将所有事情都一一查明,再决定如何处置他和他的族人。
随后,皇上当众宣布,让姜湛继任刑部尚书的职位。
“请陛下三思!”朝中老臣听到他的决定后,立即出面阻止。
“刘大人这是何意?”皇上并不觉得自己封姜湛为刑部尚书有何不妥。
“姜大人资历尚浅,不足以坐上尚书之位!”刘大人道。
“没错,姜大人刚回朝中,陛下就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他,未免对其他大臣不公平!”
“微臣倒是觉得皇上此举十分英明,姜大人的本事我们有目共睹,他若是成了刑部尚书和,必定会为百姓着想。”
“姜大人明察秋毫,经过他手里的案子,就不会冤情!”
……
朝中大臣对于此事心思各异,有些人极力反对皇上的决定,却也有大臣认为姜湛担得起那份重责大任。
毕竟朝中人才虽有不少,但毫无私心,不会受影响的就姜湛和吴远恒二人。
所以皇上把最重要的户部和刑部交给了他们来管辖。
至于其他的四部,几乎也都是他的人了。
不过,他们究竟有没有私心,皇上就不得而知了。
水至清则无鱼,要不是刑部尚书太狠辣了,皇上也未必会立即处置他。
他们到底是太上皇提拔的人,皇上不好直接把人都换掉,只能循序渐进。
皇上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