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其他投资机构的股份,庞学林手里的这百分之十股份,根本兴不起什么风浪。
庞学林走上前,分别和莫格里奇、钱伯斯握了握手,然后才在两人的陪同下,进入思科总部参观。
“莫格里奇先生,我记得你们去年好像并购了一家叫做Crescendo &nmmunications的公司,那家公司的研发部门也应该被纳入思科实验室了吧?现在方便让我参观一下吗?”
莫格里奇和钱伯斯对视一眼,有些意外庞学林对思科的了解之深,不过他也没想太多,微笑道:“庞先生,当然可以!”
庞学林跟着莫格里奇和钱伯斯,径直前往思科实验室。
他这次来思科,可不是为了见这两位商业大佬的。
庞学林真正的目标,是思科的Catalyst交换机。
1993年,思科完成了创立以来的首次并购,目标是一家叫做Crescendo &nmmunications的初创公司。
虽然日后思科创造了多达二百次并购,但这却是其“人生”第一次,也正是这次收购,开启了思科Catalyst交换机的辉煌时代。
这笔交易的金额是9450万美元,对刚上市三年,营收不超过十亿美金的思科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几年后,Catalyst交换机的年营收高达150亿美金。
这里就不得不佩服思科管理层的眼光和运气了,在这个连网络集线器(HUB)都还远远没有普及的时代,造路由器起家的思科却敏锐的觉察到网络交换机市场,选择果断出手,下“血本”买下Crescendo。
这笔收购,不仅获得了Crescendo的产品和技术,还得到了3个关键人物加盟,马里奥,普雷姆和卢卡,这3个人后来成为思科的传奇工程师,被称为公司的“心脏,灵魂和大脑”,也就是著名的“MPLS”团队。(还有一个人是Soni)
&n的技术,思科在1994年推出了自己第一款交换机Catalyst 1200。
这款交换机支持8个10M以太网口(10Base-T铜缆或者10Base-F光纤),另有两个模块插槽用于UPLINK。
插槽模块支持两个100M的FDDI或者CDDI接口,也就是所谓的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这个时候,互联网还比较矬,无论铜缆还是光纤,最高只能跑到10M,而FDDI/CDDI的速率是100M,速度要高出一倍。
&n公司的特长之一就是FDDI/CDDI,所以,思科Catalyst的首秀,就是这样一款融合了以太网和FDDI的交换机。
这还不足以支撑伟大的Catalyst产品线,接下来,尝到了甜头的思科,展开了一系列并购骚操作。
今年,思科还将会收购Kalpana公司,后者在1989/90年研发了业界第一台以太网交换机,并发明了端口绑定技术(PortChannel)。
后来,基于Kalpana的模块化和堆叠技术,诞生了Catalyst 3000系列交换机。
&nhtStream,这样思科拥有了ATM技术。
1995年,收购Grand &nn &nrks,这笔收购让思科拥有了100M快速以太网技术。
这也是 Catalyst 1700/1900/2800系列桌面式交换机的起源。
&nba &nrks和Granite Systems两家公司,拥有令牌环网技术,而后者则拥有千兆以太网技术。
&n公司的技术和人才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