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时候,陆小夭还是去和主持大师道了别,因为赵聪的事情,主持大师很愧疚,连连和陆小夭说抱歉。
主持大师良善,陆小夭是彻底的相信了他不知道黑袍妇人的情况,所以对他客气了几句便离开了。
王四一直在寺庙外面等待,之前听说庙里出事了,他猜测是赵聪,也紧张得不行,但是好在赵聪没事,都出来准备回县城了。
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以后,赵聪明显的沉默了许多,没有了之前的活蹦乱跳,回去的路上,也都老老实实的坐在马车里面。
回到县城以后,陆小夭怕他心里留下心结,还特意在家里陪了他一天开解,赵聪的情况这才好了起来。
去京城的事情,陆小夭也找时间和二姨说了,听说赵观澜要去京城给太子殿下效命,二姨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不可自信。
太子殿下是什么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给他效命,那就是为国家效命,那就是朝廷命官,二姨直接惊悚了。
赵家一直是本本分分的人家,没有想到有一天,赵家的子孙居然有本事为太子殿下是效命,居然有本事成为朝廷命官,二姨激动惊悚的直接没了言语。
陆小夭一看二姨的模样,就知道她特别的惊讶,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她已经把消息给了二姨,接下来她只需要好好的收拾收拾,折日跟他们一起进京城就是。
赵观澜自从回到县城以后也忙了起来,见天的往镇远粮仓那边跑,知道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和王镇远交接,陆小夭也就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最后才是小澜庄。
县城里几乎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只是还没有以前的繁华,但是比起一处小镇还是要繁华许多。
街上的酒铺,客栈,一些小吃店,也都相继的重新开业了,虽然生意是大不如以前了,但是也总要一步一步的来嘛,总会恢复以前的繁华的。
这天,陆小夭和赵观澜收到了太子殿下的来信,大抵是催促陆小夭他们赶紧去京城,一来呢,是锦程的病情,二来是因为水患的问题。
禹城水患的问题已经是很多年的问题了,但是从去年起,禹城水患就有些严重了,淹没了许多村庄不说,那里的百姓也都流离失所,就是没有流离失所的人也都挺不下去,眼看着整个禹城就快要变成一座空城,朝廷才不得不想办法去解决。
但是派出去了许多的人,耗费了国库里的许多银两不说,也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对此,锦煜才不得不想办法。
派出了人去调查,得知朝廷去治理水患的人都是些无所事事的,拿了银子出来却办不好事情的,这简直就是找死。
惩罚了一些治理水患的人,锦煜也不再相信那些朝廷的老学究能够办好事情,所以这才会准备亲自去治理水患。
去禹城那边,有许多事情是他不便出面的,所以很多事情,他需要一个他信任的人出去,锦煜才会一开始便把目标打在赵观澜的身上。
信任陆小夭,所以他也信任赵观澜!
看了看太子殿下的来信,陆小夭用眼神询问赵观澜,示意他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赵观澜把太子殿下的信收好,这才看向陆小夭开口道,“媳妇儿,既然太子殿下那边催的急,那我们就这两天便上京吧,你把小澜庄的事情安排好,我再把和王老板的生意落实完毕,就离开县城。”
听到赵观澜的安排,陆小夭点了点头。
小澜庄到安排她之前便在心里下了决定,和赵观澜商量了一下,夫妻俩意见一致以后,陆小夭就让王四去通知小澜庄的所有人。
王四去通知人以后,赵观澜又去了镇远粮仓,陆小夭干脆就步行着往小澜庄走去。
街上渐渐的热闹起来,许多的百姓也都是认识陆小夭的,都把她视为救命恩人,陆小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