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却不以为然“他孔衍植一系,自春秋战国就开始享受朝廷恩宠,两千年来无论哪朝哪代,谁做皇帝,都未曾亏到过他们,可他们背弃旧主,转投新主却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要是孔圣人知道他的子孙都是这样的人,恐怕恨不得亲手把他们给宰了。”
“大人,我在兖州府这些日子,也听闻了衍圣公府的一些所作所为,确实很让人气愤。但他们毕竟是儒教的象征,如果轻易动了他们,恐怕咱们想安心发展都不会有机会了。”
对于清查衍圣公府的田地,孔有德不愿意轻易放弃,就算按照四百万亩来算,里面至少有两百万亩的黑田,这么多田地,足够养活上百万人了,却只养肥了他们衍圣公一家。
就像后世的印度,没有进行土改,大量土地被掌握在高种姓地主手中,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获得土地产出的五成,六成,乃至七成产出,人力物力资源都成了他们逍遥快活的资本,束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现在的情况,基本也差不多,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土地掌握在大量地主手中,土地出产的粮食至少有五成以地租的形式到了地主手中,而且佃户和地主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推新政策的阻碍会非常大。
至于跳过他们,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旦开了孔衍植这个先例,后续就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除非他孔衍植能拿出足够的利益来交换,否则孔有德绝对不会放过他,而按照孔衍植的尿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宋统殷还是有些为难“大人,想必衍圣公不会乖乖接受的,难道就没有什么两全之策吗?”
“两全之策?倒也有,就看呀孔衍植愿不愿意做了。”
孔有德说完,便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然后根据《出进表文》,改写了一篇文章。
写完之后,递给了宋统殷,然后说道“你也知道,我文辞水平一般,衍圣公乃是圣人后裔,想必文采比我要高深得多,就让衍圣公帮我修饰一番吧!”
“这……恐怕衍圣公不会答应的,现在大明虽显颓势,但远未到亡国之日啊。”
宋统殷一眼就看出来了孔有德的用意,这就相当于一份公开声明,公开支持天策军,正大光明的拥护孔有德的统治,虽然说是让孔衍植帮着润色,但只要润色了,就相当于认同了这篇文章。
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想要投靠天策军就不存在任何心理负担,你看人家孔圣人的后裔都支持天策军了,我们跟随圣人的步伐走,圣人不会做错事,我们这么做自然也是对的。
孔有德却笑着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财富,总得付出点什么吧,修改一篇文章,不过三两日的功夫,就能保住至少二百万亩的土地,这生意就看他做不做了。”
宋统殷点了点头,孔有德的意思很明显,衍圣公府可以保存自己的财富,但你也得拿点诚意出来,现在天策军已经算是事实上的割据了,公开支持天策军,就算是孔衍植的投名状。
在支持天策军,还是舍弃那些黑田,孔衍植这个衍圣公必须做出抉择。
至于他们最终选什么,孔有德也很好奇,看看这个孔衍植,究竟怎么选。
如果孔衍植选择臣服,他不介意再让他们过两年猪仔一样的生活,毕竟他们的臣服,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依靠自己培养读书人,还是有些不够用,大明朝已经培养好了的那些,如果能收罗一部分,根据实际能力安排到合适的位置,天策军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但如果孔衍植执迷不悟,既不想拥护天策军,又不想舍弃那些黑田,孔有德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一下,百姓民主专政铁拳的厉害。
来自后世的他,深知万千的百姓,一旦被发动起来,汇成洪流将会所向无敌,碾碎一切牛鬼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