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只得条件放宽,不认识字的没关系,但是要会算账、计数的。
最起码,要懂得背诵小九九。
矮子里拔高个,在这接近十万辽东难民里,挑选出了张益达,吕小布他们这些人,这批为数一百五十五人的政事堂学生。
至于这府学里面以前的那些秀才,生员,廪生以及负责管理的祭酒等人,都被孔有德赶跑了,他们现在受到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难重新塑造,与其浪费那个力气,不如招募一些难民,从新开始。
这政事堂,就是孔有德为了以后的统治打下的基础,招募过来的都是辽民,跟他这个辽东出身的总兵天然的合得来,再在教育期间,训练他们对自己的忠诚,那么自己就培养出了一批嫡系人马。
当然,新的政事堂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一所军校,都是为了除了处理以后的地方事务,为了让权力能够到达基层,为了能够让自己以后的统治更加的稳固。
明朝的皇权,只到县一级,再也没有向下了,也就有了一种说法--皇权不下乡。
也不光是明朝的去皇权不下乡,事实上哪怕到了民国时期,凯申兄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是权利也没有到达基层,然后,就被太祖等人从基层颠覆了。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中国土地面积过于庞大,人口过多,但是受教育的百姓比例非常低,古代集权政府想要跟近代国家一样,把国家权利渗透进地域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封建王朝独特的集权制度,基本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以及发展,所以官府也少有向基层社会渗透权利的意愿和动力。
“官吏”这个词虽然会被连起来说,事实上官与吏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官是一定要通过科举考试的,而吏则并不需要,基本上都是由本地人担任,而且很多都是世袭的。
最基层的官,即知县,辖内人口少则几千户,多则上万户,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