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青罗观,侍卫通报过后,张忻随侍卫进了青罗观主殿,来到巡抚行辕值房。
只见余大成盘腿而坐,微闭双目,掐指于胸,口中念念有词。
张忻这还是第一次见余大成,见他约摸有六十多岁的年龄,穿一身绯红色锦鸡补服,高身量,长脸。
同样身穿同袍的张忻,居西拱手拜过余大成,余大成居东答过礼,俩人呷茶聊了起来。
早在洪武三十年,《大明会典》就规定了官场的礼数,文武百官日常往来,以品秩高下分出尊卑:品级相近的,相见时行礼,要东西对立,品秩低者居于西;品秩相差二三等,相见时卑者要居下;品级相差四等及以下,相见时卑者要下拜,尊者坐而受礼,有事则要跪着禀告。文武百官有着严格的补服制度。
洪武二十四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阶品秩。
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六品罴、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一品至四品为绯袍,五品至七品为青袍,八品九品为绿袍。
‘衣冠禽兽’这个词的来源,其实就是明朝官员的服饰,本为褒义词,但是随着官场,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之后,这个词就成了贬义词了。
寒暄过后,张忻双手按膝端坐,说道:“余抚院,卑职今日前来,有一要事与大人告禀。”
余大成早已料到张忻此来肯定是有事,问道:“何事?静之老弟可以直说。”
张忻道:“自打回到故里以来,闻听诸士绅物议沸腾,言及莱州城内有一叫佘五化的参将与孔有德是结拜兄弟,因抚事与叛军多有联络;还闻听佘五化的家室现居登州,孔有德以厚礼相待。
士民疑惧佘五化为城中奸细,已成心腹大患!大敌压境,孤城独悬,恐重蹈当日登州城陷落的覆辙。
卑职特来禀请老大人,当行霹雳手段,尽早驱逐佘五化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