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战利品保存起来。
也保存起对孙樵深深的思念。
返航的日子,公输孟启都是在“赤桑号”上渡过的,因为他要抽丝剥茧,细化出孙樵在这艘船上的战斗历程。“赤桑号”上凡是见过孙樵的人都被留了下来,军医,传令兵,仵作,军曹,包括一众桨手。
没有二把刀翻译,就由沈渔夫来代替孙樵,他完全可以根据“赤桑号”的目击者的描述来重现孙樵当时的情景。
这点他绝对能够做得比二把刀翻译更为准确有效。
严如碧是公输孟启要求她留在“赤桑号”的,因为他需要一个机关高手来配合自己对一些机关进行设置和重置。严如碧就是这样的机关高手,而且她还很细心。
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孙樵布置的机关痕迹,从治疗室到负二层的楼梯口都有。而最集中的地方则是负一层与负二层之间这段楼梯,孙樵在这里布置了十多道机关,其中还使用了“木石如泥”。
可以想象当时战斗是多么的激烈无声。
激烈也就罢了,这无声确实相当相当的难以做到,可孙樵做到了。他的行动恰如其分地惊吓到了竹山上,令竹山上做出不让“蓝级”大船进港的决定。
这个决定恰恰成为西港之战和黑石崖战斗取胜的关键,让公输军团是行动事半功倍,可以说这个环节在整个“火烧赤岩礁”中居功至伟。
公输孟启几乎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复原出孙樵在“赤桑号”上的整个战斗过程,从他登上“赤桑号”开始,期间剪除四名暗卫到带着竹山上消失。
并在作战室的沙盘上罗列出整个“火烧赤岩礁”行动的各个时间段交战各方的战船,舰队位置,各方首脑、将领收到的消息,做出的决策。然后还他亲自雕刻出孙樵在“赤桑号”上对敌的各个场景模拟雕像,把“赤桑号”打造成以孙樵的战斗经历为主线的“火烧赤岩礁”战役博物馆。
他要让全公输军团的将士们都要以孙樵为楷模,智勇双全用头脑、用机关,用一切手段来对敌作战。
只有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公输军团将士。
两日之后,“蓝级”船队经过龙珠礁,靠近元夏大陆海岸线,公输孟启收到了由岸基中继点转来的玛雅回复的机关鸟。
在“火烧赤岩礁”行动彻底结束后,他把整个行动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品评意见让神龟船带回去交给玛雅共同研究,作为“蓝色计划”的中枢,玛雅必须要熟知大海上的各种船只和面临的状况。
公输孟启特别提到了储油罐的“爆炸”和木质船体的结构问题。
因为他发现玛雅正在建造的“近密双星号”过于庞大的船体结构可能扛不住海面波涛的冲击。